【财新网(微博)】(记者 张宇哲)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可能适中但仍是稳健的。由于政策紧缩的影响,私营部门的房地产投资可能放缓,但经济适用房施工的稳健增长应会提供一些缓冲。
在发达市场日益增长的经济不确定性之中,对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的担忧有所加剧。除了萧条的外需对中国出口业的影响之外,受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影响,对中国2012年固定投资急剧放缓潜在忧虑日益增加——由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6.2%,固定资产投资(FAI)增长的大幅放缓可能为国家的整体经济带来风险。
朱海斌预计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按名义和实际价值计算将分别较上年上升18%和15%,分别较2011年的预测同比增长率23%和17%适度放缓。上述增长率将与2012年的整体经济增长率8.3%相一致。
近年来,与制造业的全面升级相关的投资已经显示出强劲的增长,这种趋势可能将持续下去。此外,随着对外部环境日益加剧的忧虑,财政政策可能将变得更有利于增长,可实现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扩张。
自2009年12月以来实施的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几轮紧缩措施已经开始抑制市场。住房成交量已经从2009年的峰值缩减约一半,房价已显示出好转的迹象,大城市的库存销售比显著上升。关于对固定投资的宏观影响,迄今为止新开工的楼面面积维持稳健的增长步伐,到9月份,同比上升23.7%。然而,土地销量显著下降,到8月份同比下降9.5%、300万英亩。朱海斌认为,鉴于日益放缓的住房交易对开发商的现金流量的影响,2012年上半年私人新屋开工可能会开始下降。
同时,对公共经济适用房计划的政策支持日益增加:在今年1000万套经济适用房的目标中,据媒体报道9月份98.6%已开始施工,而且中央政府为该计划提供信贷支持。因此,假设2012年私人新屋开工下降10%-15%,但未来几个季度内1,000万套经济适用房的持续施工(明年新的经济适用房目标将使目前的规模扩大)应会对房地产投资总额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支持。
实际上,2009年年初,在房地产行业紧缩政策最激烈的阶段,新屋开工(仅包含私营部门活动)较上年下降15%-17%,但房地产投资总额仍较上年上升8%-10%。目前,在经济适用房计划可靠的支持下,朱海斌预计2012年房地产投资总额将按10%左右的增长率适度增长。
在朱海滨看来,对于其他主要投资类别,尽管外部需求预计将放缓,但机械制造和电子设备的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资的重要要素)可能会继续呈现稳健增长。事实上,近年来,特别的固定资产投资要素已表现出回弹性、强势的扩张,甚至在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最糟时期和中国出口骤降的时期。朱海滨认为,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经济稳定的工业升级,由于制造业不断向增值链上方发展的趋势,未来几年内工业升级的过程可能会持续下去。
此外,随着全球经济日益加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来自发达市场世界的最终需求走软),中国的决策者可能会考虑于年底或明年年初采取某些支持增长的措施(可能始于财政方面)。尤其是,在对经济适用房高调的政策支持以外,近几个月内主管部门已公布支持重大水利工程等特定行业的政策。
同时,某些类别的基础设施投资有所放缓:到9月份,铁路投资较上年下降19.0%,反映了铁路行业的融资忧虑和整体的安全问题。然而,主管部门显示最近已经变得更支持该行业,例如为铁路债券的发行提供担保。更重要的是,明年由于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趋于稳定且信贷控制措施预计将有所缓,加之预计消费者物价指数通胀率将趋于温和,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城市化和区域增长重拾平衡目标,西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可能会加速。
朱海滨指出,整体而言,由于新开工投资项目总数,这一整体固定资本投资增长的重要前瞻性指标,至9月份,已较上年提升23.4%,固定投资将于明年呈现适度但稳健的增长趋势。在更广泛的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逐步放缓与长期政策目标一致,而且是中长期内,转变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