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消息12月17日,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银行及金融服务研究部副总裁陈舜在北京举行媒体见面会。陈舜表示,投资者对银监会要求提高大型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消息反应过度。当前采取谨慎态度还为时过早。他认为,银行业基本面仍旧稳健,在未来3个月内银行股仍有上调空间。
陈舜称,尽管银监会要求更多的资本,银行内部生成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充足的。从理论上讲,很多银行2010年股权收益率(尤其是大多数H股银行)将会提高,从而提供足够资本支撑预期的贷款增长,陈舜预计,2010年行业新增贷款约7-7.5万亿元人民币,较2009年增长18%。这体现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基调。
陈舜指出,鉴于银监会也许会要求更多的一级资本以提高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各家银行可能会提前筹资并且规模超过原定目标,以防止在竞争中落后。他认为,中期而言,此类资本主要用于支持银行发展,并不会摊薄股东权益。
陈舜同时认为,未来融资方案将体现各方股东权益。尽管银监会提出加强资本充足率,但详细的方案只有在国务院对中央政府各相部门利益平衡后才能最终确定。这些利益涉及证监会和银行的政府股东,如汇金、商务部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平衡各方利益需要时间。由于政府是大股东,他认为筹资的规模和方式必将考虑这些股东的权益。
鉴于问题的复杂性,陈舜相信实际融资将最早出现在2010年末或2011年。某些一级资本比率略低的银行,如交通银行(601328,股吧),可能率先融资,但仍可能在2010年下半年进行。所以,他判断,融资不是一个短期事件。
陈舜预计,由于存在多种融资渠道,股权融资的规模可能并不如投资者想象中那么大。他认为,融资规模取决于现有的融资方式。假设银监会要求13%资本充足率,许多银行仍有足够的二级资本做缓冲。
陈舜建议政府考虑配股的方式融资。在陈舜看来,配股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不仅可增加资本,也可防止股东权益稀释。他分析认为,在配股的方式下,现有股东不会受到负面影响。
陈舜预计,银行基本面在可预见的将来依旧稳健,甚至有更多收益上调的空间。他认为,媒体新闻传播引致的疲弱,以及来自迪拜财务重组的任何可能的不和谐声音,都可能创造买入部分股票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