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我的休闲谁做主
发布时间:2011/10/13 22:24:01
 
文章内容

中国中产阶层休闲满意度调查

《小康》调查显示,中国中产阶层的休闲满意度不高,只有两成多人对自己的休闲状况感到满意,带薪休假在现实中大打折扣,“每年享受”带薪休假的职场人只占三成。

文|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苏枫

“我是小强,我没时间吃晚饭;我是王继伟,我没时间长途旅行;我是张慧,我没时间睡午觉;我是朱亚青,我没时间减肥;我是盖伦,我没时间回家看我姥姥;我是邰晶,我没时间生孩子;我是乔丹,我没有时间睡觉……突然很想不去上班,发一发呆偷一点懒,我真的没时间、没时间……”2011年下半年,一首流行歌曲《没时间》唱出了广大职场人的心声。

作为社会的中坚,他们却无法对自己的闲暇时间进行自由支配,他们的休闲满意度不高。《小康》调查显示,对自己的休闲状况感到“满意”的职场人,只占两成多(22.2%),45.4%的人感到“不满”,32.4%的人感觉“一般”。

2011年9月,《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中产阶层休闲满意度”调查。样本的东、中、西部分布为40.2%、29.8%和30%。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均为学历在高中/中专/职高及以上、实际月收入在3000元及以上的职场人士,职业集中在普通公务员、领导干部、职业经理人、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媒体工作者、科研工作者、金融/证券/保险从业者、法律工作者、IT人士等十类职业。本次调查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上,可将估计误差控制在3.2%。

调查显示,“工作忙、压力大,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个人和家庭的收入状况所限”、“带薪休假制度不完善”是影响中国中产阶层休闲满意度的三大因素。

教育工作者、领导干部和法律工作者,在受访的十类职业群体中休闲满意度相对较高,满意度较低的则是普通公务员、IT人士和科研工作者。

一没闲、二缺钱、制度又不给力,是自称“压力山大”的中产阶层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职场人都是“小强”

•近四成职场人认为自己属于“没钱没闲”之列。

•近八成职场人每周工作时长超过40个小时,其中近三成人每周工作时长在50个小时以上。

在关于“钱”与“闲”的四种关系中,您觉得自己属于哪一种?有钱有闲、有钱没闲、有闲没钱,还是……没钱没闲?

在关于时间与金钱的四个选项中,有38.2%的受访者选择了“没钱没闲”,25.2%的受访者选择了“有钱没闲”、22.5%的受访者选择“有闲没钱”,仅有14.1%的受访者既有时间,又不缺钱。

《小康》调查发现,超时工作,是很多职场人士的生活状态。在受访者中,仅有23.7%的人每周工作“40小时及以下”。每周工作时长超过40小时的达76.3%,其中,28.8%的人每周工作时长超过50个小时,又有11.8%的受访者每周工作60个小时以上。

关于中国人的工作时长,经济学家郎咸平(微博)曾经算过一笔账:中国人均工作时间排名世界第一,一年高达2200个小时。美国为1610小时,日本是1758小时,荷兰则只有1389小时,为全球最低。与此相关的是绝对工资收入,每小时工资,中国在全世界排名最低。中国人的人均工资为0.8美金一小时。全世界第一名是德国,约30美金一小时;第二名美国,约22美金一小时。

与工作时间长相对应的是休闲时间少。

根据相关规定,我国的法定假日已经达到115天,加上职工带薪休假5~15天,在理论上,中国职场人士一年内应该享有的假日可达120天及以上,大致相当于一年时间的三分之一。

可惜的是,规定与现实总是保持着一定距离。

《小康》调查显示,近七成(68%)受访者表示每周休闲时间在20个小时以下,其中25.8%的人每周休闲时间不到10个小时;对于自己的休闲时间,只有14%的受访者表示“足够”,47.9%的人觉得“一般”,34%的人认为“差远了”,还有4.2%的人表示“几乎没有休闲时间”;同时,有41.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休闲时间比去年“更少了”。

“休闲时间少”的表现之一是,高达62.1%的职场人“没有足够的时间旅游”。

时间、金钱仿佛永远欠缺,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旅游这种休闲方式的向往。本次调查显示,香港、西藏和云南,是中国职场人最向往的国内旅游目的地;而他们最向往的境外旅游目的地则是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西班牙、瑞士等欧洲国家、北美(美国、加拿大、夏威夷等),以及海岛(马尔代夫、普吉岛、巴厘岛等)。

以上这些地方,李哲几乎都去过了,但他还是“没时间”。

李哲今年51岁,上有老,下有小,是东南沿海一个二线城市的旅行社总经理,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大家去休闲。作为这个城市最早的休闲产业从业者,他却几乎是整个城市生活得最不“休闲”的一个人。

李哲的工作状态,是真正的“全年无休”:两个手机永远24小时开机,铃声响后10秒内一定会接,哪怕那是凌晨一点;几乎从来不休周末,一天也不休,完全顾不上老婆和孩子的抱怨;节假日更是他最忙的时候,五一、十一、春节、元宵,全家正在吃团圆饭的时候,他的手机往往响个不停,让亲人们非常扫兴;每天晚上连散步的时间也没有——因为每天晚上七八点钟,他大部分时间是在酒店应酬,如果赶上哪天运气好,没有请别人吃饭或者是被请,那李哲一定正窝在客厅的太师椅上看电视,因为白天太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他总觉得“放不下”、“不放心”。“放不下”的是家人幸福、呼朋唤友、功名利禄;“不放心”的是单位的工作。他总觉得,下属的工作离开他,就做不好。

对于中国职场人停不下来的原因,《中国旅游报》社总编辑、 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前副司长高舜礼有另外一番解释,“关于休闲的要素,大家比较多地强调有钱和有闲,却往往忽视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休闲的观念。欧洲人在严重的债务危机影响下,都还开着车去休假,我们享受着美丽、祥和的日子,为什么不能休?”

高舜礼说,西方人对于休假的观念近似于我们春节这种观念,不让你休假是不行的,当事人认为不行,领导也认为不行。作为职场人,“应该更多地、理直气壮地从权益的角度谈休假的事情,这可能会对优化整个休假的大环境有好处。”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我的休闲谁做主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