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周锐)近期持续回调的A股周一再遭重创。上证综指跌逾5%,失守2600点;深成指下跌近6%,在10000点之下报收。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康博士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复杂的经济态势以及社会对于热点经济事件的过度解读,已让陷入“政策迷茫”的投资者成为“惊弓之鸟”。
今天大跌之后,A股已然回到1年前的水平。有关机构早些时候发布的统计报告称,在其追踪的全球93个主要市场中,A股是今年以来表现第二差的市场指数,仅好过债务缠身的希腊。
作为宏观经济的“风向标”,A股的调整被部分投资者认为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先兆。对此,李康表示,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仍将遵循既定路线复苏回稳。
在李康看来,A股的疲软首先会让“投资渠道缺乏”这一问题在中国更加突出;其次,股指的走弱也会损害市场的融资功能。但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A股和实体经济相背离的态势将影响到人们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天津视察时坦言,当前中国国民经济继续回升向好,但国内外形势仍然极其复杂,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不少。
李康表示,在当前极其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市场对社会热点经济事件的过度解读已让投资者产生了“政策迷茫”。近期一直为各方热议的“加息预期”就让人们倍感困扰——经济向好之际,调控成为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调控将出之时,又担心基本面会出问题。
而希腊债务危机,同样也是一个被过度炒作的概念。李康表示,希腊债务危机拖累A股的论断缺乏足够依据。目前希腊经济占欧盟GDP的比重仅约2%,其对欧洲的影响力相当有限,更不可能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第二次金融危机”。
李康表示,在当前这个概念纷飞的市场,投资者已经成为“惊弓之鸟”。因此股指在遭遇利空时所出现的超于预料的波动也就不足为奇。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今天的大跌感到失望。有观点就认为,随着房地产市场后续调控预期的升温,大量楼市资金将转战股市。而今天的大跌正是相关方为楼市资金的进入所砸下的“铺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