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股市、基金、期货市场都打了漂亮的翻身仗,而银行理财市场却差强人意。在去年到期的5388款银行理财产品中,有103款遭遇零负收益,银行理财走出“收益门”路途尤远。
银率网日前发布的《2009年理财产品市场分析报告》称,去年到期的5388款银行理财产品中,出现了103款零收益或负收益产品,占比1.9%,这一数字基本和银监会公布的2008年理财产品2%的亏损比例持平。其中,华夏银行推出的“创赢7号平安基金宝信托理财计划”实际年化收益率为-43.72%,居负收益理财产品之首。民生银行“民生非凡理财FOF-‘基金精选’产品(T79)”和平安银行“赢丰0708基金优选人民币理财计划”分别以-30.84%和-25.27%的实际年化收益率,成为负收益产品榜的第二名和第三名。
此外,产品策略的失误也导致了零负收益产品数量“居高不下”。赵瑞昆表示,在这些零负收益产品中,没有一款在熊市中看空市场,策略失误导致产品在运作期内一败涂地。
“这些产品中,绝大部分不可提前赎回,流动性相对较差,尤其是结构性产品的自动赎回机制,在单边下跌的市场情况下形同虚设。”他分析道。
值得欣慰的是,2009年零负收益理财产品的数量较前两年已经明显减少。赵瑞昆认为:“进入2010年后,在牛市成立的高风险产品面临的市场风险相比2008年明显减小,零收益负收益产品数量在来年有望减少。”
泰雷也持有相似观点,“目前各大银行在设计产品时,会更多地考虑产品本身的风险,未来负收益产品的数量将大幅减少,但零收益产品可能会长时间存在。”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