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7日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关于2010年经济工作的目标: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以增加消费需求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仔细揣摩会议公报,字里行间还是有一些变化。宏观方面货币政策或将偏向“适度”,与2009年相比银根将紧缩
事实上,仅仅两天之后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宣布住房转让营业税优惠政策终结。随后在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要求“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房价飙升受通胀预期影响
央行2009年12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末M2同比增长29.74%,M1同比增长34.63%,当月居民户贷款占比高达81%。中国M2已是GDP的1.92倍,流动性泛滥情况令人担忧。国际大宗商品(原油、铁矿石、粮油等)的价格幅度大大上升,表现出输入型通货膨胀特征。面对通胀,黄金无疑会受到人们追捧,2009年黄金不断创下新高,最高达1227.50美元/盎司,但黄金持有期间不能得到任何现金流,因此同样能抵御通胀的特殊产品——房地产业无疑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美国加利佛尼亚州房价与收入之比为8~10倍,而中国深圳、上海等大城市的房价与收入比达到了36倍。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35745元/年,而上海的高档公寓价格已涨至10万元/平方米左右。如目前外滩及陆家嘴区域的一线江景公寓的售价普遍在10万元/平方米以上,上海市中心的新天地板块的高档公寓价格也高达8万元/平方米以上,以汤臣一品为首的高档公寓售价最高已达15万~16万元/平方米。
中国银行新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根据行业发展规律和国际经验,房地产市场调整周期一般在3年以上,而我国房地产业如果以房价环比负增长为调整标志,上轮调整仅持续了7个月时间(2008年8月~2009年2月)。可见,上一轮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是不完全和不充分的。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住房绿皮书》指出,北京、上海、杭州以及广州等20多个城市商品住房价格出现泡沫,中国85%的家庭买不起房子。一些对泡沫论尚存疑的专家也表示,泡沫破灭可能比预期遥远,但对此潜在的问题不能不正视。笔者认为,目前房地产行业在尚未调整充分的情况下,借外力上涨的局势是非正常的。而且GDP对房地产业的过分依赖,已经为我国经济埋下隐患。如今,房地产业已经占了GDP的6%,25%的投资也在房地产行业,30多个产业与房地产关系紧密,因此政策收紧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