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老师的话: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8日表示,国务院已原则上同意推出股指期货,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的关注度再度高涨。投资者普遍关心股指期货对市场的影响、与融资融券推出的关系、能否被操纵、推出初期的市场前景等问题。本期聚焦我们特邀专业人士为您解答。
股指期货并不会影响股票市场的中长期趋势,其对市场走势的影响大小视市场阶段而定。
从内地情况来看,沪深300指数期货前期筹备过程中曾几次释放股指期货推出信号,都曾带动沪深300成份股出现阶段性显著上涨,近期市场传闻也推动了期货相关板块的上涨。
我们认为,在当前阶段,市场估值处于合理水平,如无其他重大外因,股指期货的推出会对市场产生阶段性影响,促发权重股、期货概念股的行情。这种行情本身以概念性利好居多,原因在于,由于期货推出初期管理层严格投资者介入门槛、公募基金与私募等机构投资者的介入可能较少、境外股指期货推出前两年交易量较低等,推出初期市场参与度、期货交易量不会很大,但呈逐步增加的过程。目前银行等大盘股板块估值合理,在期货刺激的情况下可能阶段性走强并带动指数上涨,从而促发风格转换。但需注意两点,一是期货推出前的权重股行情,概念远多于实质;二是这种交易性机会能持续多久要视市场而定,并不必然持续至股指期货时间表确定或正式推出。
另外,我们判断期货推出初期的市场规模不会很大,因此,期货推出对股票市场的资金分流效应非常有限。在股指期货正式推出后,大盘蓝筹股的战略投资价值会伴随实际交易类型与结构而出现一定实质性提升,但也不会超过合理溢价。
有投资者认为,推出股指期货前须先推出融资融券。事实上,在卖空机制与股指期货的推出孰先孰后的问题上,学术与业界存在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以市场存在卖空机制为前提。第一,期货市场可作空头,而现货市场只能作多头,在市场大跌时期,缺乏卖空机制将加剧市场波动。第二,期货反向套利无法进行,导致现货市场定价效率缺失。
从全球经验看,操纵股指期货是较难的事情,但这样的行为并非没有发生过。我们分析了期指操纵的两种可能模式:一是基于指数与期货的联动性,操纵现货从而带动期货;二是直接操纵期指使期指走出偏离于现货指数的短期独立行情。当然,这是在一定市场背景下。在期指推出初期,可能存在期指频繁偏离合理定价区间的相对短暂独立行情,这可能为期指操纵提供交易契机。鉴于通过现货来操纵期货的模式更易量化,我们主要分析了通过现货操纵指数及期货的模式。具体包括两种模式:直接模式,即操纵沪深300指数权重股及行业、进而引导沪深300指数及期货。间接模式,即操纵上证指数权重股及行业、进而引导沪深300指数及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