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记者李剑)“稳健的投资组合需要我们定期进行检查和思考——大约每6个月就要进行一次。”
富达麦哲伦基金(Fidelity Magellan)经理人彼得·林奇(Peter Lynch,以下简称“林奇”)在他写给业余投资者的书《战胜市场》中反复叮嘱,“即使我们持有的是蓝筹股,或者是《财富》500强当中最出色的几个企业的股票,买了就忘的战略(buy and forget)也会是没有收益而且显然是危险的。”
在13年的基金操盘生涯中,林奇缔造了连续13年正报酬,且连续13年超越股票型基金平均报酬率的惊人纪录。为此,《纽约时报》将其排列在20世纪10大顶尖投资人的第2位,而第1名是巴菲特。
和那些华尔街大多数的金融从业者相比,温文尔雅甚至有些腼腆的林奇实在可以算是个另类,但是这些都遮掩不了他那传奇的经历以及对股票市场所显示出的智慧。
林奇没有一战暴富的传奇事迹,也没有发表过什么一语成谶的惊人神准预言。基本上,如果不是把13年的基金操盘成绩一次回顾个够,你恐怕很难体会,他的地位能够超越众多赫赫有名的投资大师。
1990年,43岁的林奇选择了退休。自辞去基金经理人职务后,几乎没人打探他的操作动向;林奇也鲜有抛头露面,他几乎消失在所有媒体版面。
林奇甚至为这种定期检查列出了步骤。首先是要尝试回答以下两个基本问题:1、和收益相比,股票目前的价格是否还具有吸引力?2、是什么导致公司的收益持续增长?
有人这样生动地形容世界三大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太完美,索罗斯太狡黠,林奇则和蔼可亲。的确,并不像华尔街许多投资家的身上被罩上了层层神秘光环那样,林奇会不厌其烦地回答任何一个投资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特别是从麦哲伦基金主管位置退休后,林奇将大量时间花在了投资经验的总结与集纳之上。
尽管林奇自己经营了1400多种股票,但他告诫投资者拥有股票就像养孩子一样——不要养得太多而管不过来。业余选股者大约有时间跟踪8-12 个公司,在有条件买卖股票时,同一时间的投资组合不要超过5 家公司。
避开热门行业里的热门股票是林奇对投资者反复发出的忠告,相反,那些被冷落、不再增长的行业里的好公司则是林奇提醒投资者应当重点关注的板块。
尽管林奇在自己的股票交易过程中创造了罕见的高换手率,但他仍提醒投资者如果投资的股票业绩优良,大可以持五年十年不变。他说:“我投资组合最好的公司往往是购股三五年才利润大增而不在三五个星期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