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
看重个人快乐,离婚率必然上升
这些年来,李银河更多是作为一个活跃的社会学家出现在公众面前,她的课题大胆而尖锐。当然,依旧有很多人记住她柔美的一面,她和王小波的恋情感动了太多的人。
北京的寒冬,社会科学院的办公室里,李银河穿着一件普通的对襟毛开衫,很认真地看着采访提纲,说起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她的语气严谨而认真;谈起王小波,她微褐色的眼睛里泛起平静的温柔,充满了爱与怀念。
Q 《钱经》 L 李银河
女性成功后,家庭模式在改变
Q:人们的财富在增长,但是离婚率在增加,不幸的婚姻也越来越多。为什么经济与婚姻幸福如此不匹配?
L:婚姻的幸福不幸福和钱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也有说“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看,在不能温饱的情况下,经济和幸福有直接的关系,又贫又病的时候,很难说他们幸福。但是一旦解决了温饱,这就没有关系了,绝对不是越有钱就越幸福。有的时候甚至是相反的关系,越有钱越不幸福,比如有钱人出去搞外遇,家庭幸福就没了。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有人最近在调查,农村人的幸福度比城市人高,好多人说不对。其实不是,在温饱都解决了以后,农村周围环境和谐,人际关系欲望不高,都会让人觉得幸福。城市人面临诱惑,富了还要更富啊,自然就不幸福。
Q:在《婚姻法》的修订上,有人说,夫权社会下,连法律都倾向于强势的男方,您怎样看?
L:《婚姻法》的修订从条文上讲是公平的,也有一些女性买房了,它从法律上保障了女性买房的利益。但是法律上的平等却是现实上的不平等,现实中男人掌握的资源比较多,所以女人是比较倒霉的。
Q:中国的离婚率在逐年攀升,怎么办?
L:离婚率的上升不一定是坏事,这是从乡土社会到都市社会,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必然诞生的现象。美国的离结率(离婚与结婚登记人数比率)是百分之五十,中国是百分之一二十,还没有美国那么高。我们要把它当做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不管婚姻多么不幸福也不能离。在一个现代的都市的社会中,陌生人社会以个人的快乐为中心,超越家庭的关系。中国目前以家庭本位的社会,慢慢地会变成个人主义的社会。只要看重个人快乐,离婚率必然上升。
Q:当代社会夫妻双方如何分工?
L:“男主外女主内”是封建传统的家庭分工形式,我认为现在男女平等比较好。而且我们最近有一个五城市调查发现,夫妻家庭地位高低已经和性别没有关系了,20%是男高于女,20%是女高于男,60%是平等的。这个和夫妻收入谁赚得多、夫妻教育水平有关。
M:那谁受教育高一点、赚得多一点好?
L:我觉得平等最好。
M:有人说,女性的社会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是往往她们的婚姻却不那么美好,是这样吗?
L:首先不要说单身的人生活就不美好了,因为很多人单身,但是他们的生活很快乐,比如吴仪副总理她非常幸福,她一生充分实现了自我价值,不一定非要结婚的人才能幸福。另外,说女人在社会上越成功家庭就越不幸福,我看也不见得。比如说很多成功女人家庭也很幸福,比如洪晃,她那么成功,但是她家庭也很幸福。
只是有的时候,往往是女性成功后,家庭模式和以前不一样了,男的要多做点家务了,男的可能就觉得不幸福了。如果女性在外面赚钱,能找到一个家庭型的男人,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
M:女人是当小女人好,还是当女强人好?
L:我觉得这个因人而异,完全是根据人的自我来看。好比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学说,温饱、归属、安全,最后是自我实现。马斯洛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里面说,有一些特别好的家庭主妇也是可以自我实现的,因为她们的自我、目标就是做一个让家庭其乐融融、爱丈夫、爱孩子的好女主人。如果一个女人的自我是女强人的自我,那么她就应该去当管理者;如果一个女人的自我是小女人的自我,就去当小女人。
两个人的性欲望一定要匹配
M:现代人有着各种规划,比如理财、事业、家庭规划,您能为读者做一个性生活的规划吗?
L:我觉得有几个问题,首先一定要找到一个和你性取向一样的人,比如说同妻(男同性恋的妻子)就很惨,她们明明是异性恋,偏找了个同性恋。如果你是异性恋,一定要搞清楚对方是不是同性恋。另外一个就是,性生活频率和欲望大小的问题,双方一定要匹配。
M:国外有什么类似的规划吗?
L:美国人“第一次”的发生年龄在14.6岁,在最早的过程中,有点类似试婚,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自己喜欢什么人、喜欢过什么样的生活。中国目前婚前性行为有6~7成,行为规范上越来越松,一般都等不到结婚了。因为从青春期12、13岁开始到结婚,这10多年的时间还是很长的,能坚持的人恐怕越来越少。我建议不要刻意婚前守贞,我们见过有人刚结婚就离婚了,因为男人性无能,婚前守贞造成的这种错误,比婚前了解更麻烦。
M:幸福与“性福”相关联吗?投入多少精力为好?性,对我们的家庭事业有什么影响?
L:不要用“性福”,这样生造的词很不好。这个也是因人而异,一般和幸福还是挺相关的。离婚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因为性生活不和谐,比如说两个人不匹配,一个人欲望大一个人欲望小,那个人老受压抑,这个人老吃不饱,这一定不行。两个人一定要相匹配的。比如说一个欲望很少的人,一定要找一个欲望很小的人,欲望多的人,一定要找一个欲望多的人,这样彼此才能幸福。
Q:电影《非诚勿扰》里有一个“一年一次的”。
L:(笑)对,她就应该找一个一年一次的,就能幸福。不是说这样他们就幸福不了。
Q:社会在渐渐宽容,但是女性的贞洁问题还是有很多讨论?
L:在中国婚前守贞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全世界对它的重视排名,中国总是特别靠前。比如,有一种择偶标准有十七八个指标,包含长相、地位、教育等,西方会把贞洁排在最末位,中国就不是。
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童贞的国家,包括后来还有处女膜修复术这类非常可笑的东西,都可以证实婚前守贞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但是现在这个问题也在逐步改变。
古代之所以能够婚前守贞,因为当时的结婚年龄在13~15岁。现在结婚晚,男性的性欲高峰在20岁,所以守贞很困难。目前只有一小半的人婚前守贞,我觉得未来它会处于淡出社会规范的一种状态。但是男女双重标准的问题,男的可以不守,非得要女性守,这是男权社会的特征,这个还是要改变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