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随着中国投资人对于资产风险分散化及参与全球经济增长的需要增长,跨境ETF作为一种价格低廉、风险分散、操作透明的投资工具会为投资人带来有效的资产管理理念及方式方法。(课题负责人:杨宇、卢涛 课题组成员:杨阳、宋洋、张霞、刘红辉)
自主设立模式 | 联接基金模式 | 交叉挂牌模式 | |
法律结构 | 上市地注册成立,受当地法规约束 | 基金中的基金 (Fund of ETFs) | 在境外注册成立,受境外法规约束 受上市地法规约束下进行销售与上市 |
投资组合 的构建 | 或 基础成份股+较少的衍生工具 | 或: 境外ETF +较少的衍生工具 | 投资组合的构建与是否境外ETF无关,与注册地成立的 ETF同享一个组合 |
分布地区 代表 | 美国 | 加拿大 台湾 | 新加坡 欧洲大部分等符合UCIT III要求的ETF |
投资成本 MER | MER反映了其在当地上市及投资运作的费用 | MER 在其境外主基金(master ETF)MER基础上再多收一层 | MER与其境外基金同; 申赎模式可能带来申赎成本的增加; | ||
申赎模式 | -篮子证券实际成本; -NAV+买卖成本 | 现金(In-cash) | -篮子证券实际成本; -NAV+买卖成本 | ||
优势 | 有利于培育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运营能力 跟踪误差、投资成本MER等均由基金管理人自身控制 | 利于在上市地本地监管 简单易行的组合构建及投资操作 | 对于法规允许的地区,此为最简便快捷地引入境外投资工具的方法 投资成本与境外同 | ||
劣势 | 对本地基金管理人要求较高,必须完全具备海外投资、运作等管理能力 | 自身表现过分依赖于境外主ETF; 在主ETF基础上进行二次收费及管理,可能有较高的跟踪误差 | 上市地本地监管困难 结算周期 | ||
共性 | 跨境ETF在流动性、折溢价、套利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并不完全体现在三种模式上,而与时差、市场开放性、汇率波动性等有较大关系。 | ||||
参考基金 | iShares FTSE/Xinhua China 25 Index (US),FXI | 宝来卓越50 | 澳大利亚上市的SPDR |
日期 | DJIA | 总成份股价格(USD) | 申购份额 | 购买成份股股数 | 现金余额(USD) |
2009-6-5 | 8763.13 | 1091.8117 | 10万份 | 10 | 0 |
2009-6-8 | 8764.49 | 1152.2352 | 10万份 | 9 | 548.0002 |
T+1开盘VS T日收盘 | T+1收盘VS T日收盘 | T+1中间价VS T日收盘 | |
平均值 | -0.0006% | 0.03% | 0.008% |
标准差 | 0.2081% | 1.10% | 0.699% |
最大值 | 6.0157% | 11.08% | 9.528% |
最小值 | -4.3773% | -22.61% | -14.504% |
数据数 | 8325 | 8325 | 8325 |
[-2σ,2σ]区间 | [-3σ,3σ]区间 | |
95.4%概率内 | 99.7%概率内 | |
T+1开盘VS T日收盘 | 0.42% | 0.62% |
T+1收盘VS T日收盘 | 2.23% | 3.33% |
T+1中间VS T日收盘 | 1.41% | 2.10% |
DATE | 纳入 | 价格 | 剔除 | 价格 | 价格波动 |
8-Jun-09 | Travelers Companies | 43.92 | GM | 0.75 | 59.58 |
Cisco Systems | 19.87 | Citigroup | 3.46 |
跨境ETF作为一种透明性高、流动性好的指数投资品种,越来越多被投资者在境外投资时所使用。截至2009年7月底,全球跨境ETF规模占比为43.5%;在欧洲市场,跟踪境外证券资产的ETF规模占比为60.2%。在我国,尚未有跨境ETF上市交易,相应产品如嘉实道琼斯指数ETF在积极准备之中,有望近期面市。本文将通过对于跨境ETF运作模式与相关投资管理、申购赎回、上市交易、套利与折溢价等方面的深入分析,针对我国跨境ETF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 联合课题组
[责任编辑:amy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