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多奶爸
夫妇一起休费用国家全埋单
在挪威休产假,可以有两种选择:其一,夫妇可休47周育儿假,拿全额工资;其二,可休57周,拿原来工资的80%。这些全部费用都由国家承担。
挪威人口只有500万,却连续数年在“全球人均GDP排行榜”上位居第二,其全民社会福利制度对此作用非凡。
挪威统计局社会和人口研究部的布朗保格说,怀孕妇女只要在过去10个月中工作过6个月,就可享有“全薪产假”,此权利最多可享有6次。布朗保格说,他有一个朋友就因为家里3个孩子的陆续出生,在5年时间里总共休了近3年的“父亲产假”,而且都是全薪假。
英国刚改制
半年变一年企业直喊“伤不起”
从2010年4月,英国产假改革方案开始生效,女性产假可以申请52周。产假的头6个星期,妈妈可以领取90%的工资,以后的33个星期,每周可以领取最多112.75英镑(约合人民币1100元)。
过去,英国女性的产假大都只有半年。由于产假的延长,企业将在招聘及培训“补缺”员工上花费20亿英镑的成本。
美国最“无情”
仅休12周还没有工资拿
同样是发达国家,美国的产假政策跟英法德等国家相比可谓最“无情”。在美国,没有母亲带薪产假一说,只有母亲不带薪产假12周,父亲也同样。这是所有工业化国家中最短的产假。而且还有一些限制,比如之前必须受雇于特定雇主12个月,其间至少工作1250个小时等。
由于缺少给产妇提供带薪产假的法律保障,迫使很多美国产妇产后几天就不得不继续上班。人权观察组织女权部门副主任华珍妮表示:虽然美国一直强调家庭,但在确保工薪家庭的福利方面,却一直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国际劳工组织:妇女产假不应少于14周
国际劳工组织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称,该组织的《生育保障公约》规定,妇女产假应该不少于14周。有专家认为,中国此次拟延长带薪产假至14周,也是在和国际接轨。
该负责人表示,如果妇女的产假被用人单位剥夺,首先,应采取协商的方式来解决。生育保障应该反映在劳动合同以及工会代表工人和资方达成的协议中。如果用人单位有工会组织的话,女员工应该要求该工会代表与雇主协商获得应有的生育保障权利。如果妇女的权益被侵犯了,她应该以“就业歧视”向相关政府劳工部门起诉。
专家声音
“国情和体制决定产假长短”
国内知名劳动保障专家近日表示,各国产假长短不一,与各国的国情和体制息息相关。以美国为例,妇女基本不休产假,这是跟美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和个人的生理素质不无关系的。此外,在制度上,美国属于自由市场经济国家,雇佣关系比较自由。在美国也有不少妇女选择产后一年不工作来照顾孩子。美国本身的市场体制决定了美国妇女“退出和进入”劳动力市场没有那么困难。
而在欧洲,整体的生活氛围比较悠闲,立法体制也比较完善,能够很好地保障妇女的生育权利,因此,很多欧洲国家产假时间很长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