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上海召开股权投资企业座谈会,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召集市政府有关部门,与来自国内外的知名
私募股权
基金(PE)、创业投资基金(VC)和私募
证券投资基金等股权投资企业的管理人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共同探讨上海发展股权投资企业的前景。屠光绍就上海推动股权企业发展发表论述。上海市金融办、市工商局和财税局领导介绍了刚刚发布的《关于本市股权投资企业工商登记等事项的通知》有关内容。
《通知》把私募股权基金(PE)、创业投资基金(VC)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统称为股权投资企业。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解释说,不提“私募”,是参照国际经验,如红杉资本、贝恩投资等知名企业均未冠以私募之名。
《通知》中对股权投资企业的注册资质、工商登记、税收
政策等问题,都有了明确规定。上海市工商局等部门负责人在14日的座谈会上表态,会全力配合,开设各种“绿色通道”方便企业办理相关手续。
股权投资企业的税收政策,尤其是以有限合伙形式设立的企业中自然人的税收,是PE和VC界最为关注的问题。《通知》规定,执行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事务的自然人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指负责投资管理的合伙人,业内简称GP),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所得税;不执行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事务的自然人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指只出钱不参与管理的合伙人,业内简称LP),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以20%数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此,方风雷等多位业内人士提出,香港个人所得税率一律为15%,较内地要低得多;希望上海能够参照此标准,统一征收20%个人所得税。一般来说,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时,股权投资
行业的GP会被按其上限35%征收。
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严旭拿出了一系列优惠条件,向股权投资企业抛出橄榄枝。严旭称,浦东新区将对股权投资企业的高管,以补贴的形式返还其所得税额的40%;对于中层骨干,返还所得税额的20%;在高管就医、子女就业等问题上开辟“绿色通道”;正在研讨给予在浦东落户的股权投资企业300万-1500万元的开办费;争取在陆家嘴或张江打造一个股权投资企业的集聚中心等。
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陈晓宏在座谈会上表示,上海的国资整合和国企改革,都欢迎股权投资企业的参与。陈晓宏称,上海国企改革要坚持开放性和市场化方向,鼓励国有独资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国有绝对控股企业走向国有相对控股,股权投资企业在其中可大有作为。
上海市分管金融的副市长屠光绍表示,发展股权投资企业不仅有利于开拓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还能与上海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相结合,促进上海企业股权多元化,完善治理结构,增强活力。他称,上海将向中央争取更多的政策优惠,以推动上海成为中国的资金和资产管理中心。
屠光绍说:“股权投资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大,但除此之外,我们更看中它与上海发展的“三个对接”,即和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相对接、和产业结构调整对接、和企业改造相对接。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接”,股权投资企业将成为完善目前金融体系的重要角色,并且能为其他企业的发展增加动力和获利。”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介绍说,《关于本市股权投资企业工商登记等事项的通知》是上海金融办等各个部门经过认真调研,在参考外省市做法的基础上,从用足用好国家政策着手,结合上海实际制定的。《通知》共有九条,分别从工商登记、税收、投资者、行业自律、政府引导等方面,对股权投资企业在上海健康发展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办法,《通知》遵循市场化、国际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强调股权投资企业及其相关各方作为市场主体的主导作用,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外各类主体参与上海股权投资企业的发展。
在座谈会上,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陈晓宏介绍了上海国企改革的最新情况。浦东新区也提出了与《通知》相配套的有关政策方案。上海有关部门表示,下一步将做好相关工作,优先支持国外知名的股权管理人在上海成立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并发起设立股权投资企业。同时,上海政府部门将继续跟踪
研究私募股权基金等股权投资企业在发展中的最新情况,不断探索营造有利于股权投资企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壮大,投资于国内企业的私募股权基金等股权投资企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上海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股权投资企业在上海的发展,上海推动股权投资企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开拓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加优质上市公司资源,还能完善资金管理功能,为国内富裕资金提供投资选择,对推动上海资本市场发展、要素市场辐射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