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少业
自4月21日《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出台至今,短短3个月内大宗交易平台成交了182笔,较前期放量明显。其中世纪证券深圳福虹路证券营业部和信达证券北京裕民路证券营业部共“包办”了43笔,占比接近1/4,成为当之无愧的大宗交易大鳄。
公开信息显示,近3个月来,世纪证券深圳福虹路证券营业部是大宗交易最活跃的买方,而信达证券股份北京裕民路证券营业部则是最活跃的卖方。上述两大鳄包办大宗交易的个股比较集中,主要是兴业银行、中煤能源、中国联通、西水股份和亚通集团。其中,兴业银行发生了24笔大宗交易,总计金额高达8.04亿元,总成交股数为2882万股,成交价格最高为33.68元,最低为23.82元。中煤能源发生5笔大宗交易,总计金额为6875万元,总成交股数为439万股,成交价格最高为16.5元,最低为14.2元。中国联通发生4笔大宗交易,总计金额为5940.8万元,总成交股数为886万股。西水股份发生6笔大宗交易,总计金额13888万元,其中成交价格最高为17.62元,最低为10.5元。亚通集团发生3笔大宗交易,总计金额3567万元。
分析人士认为,大宗交易近期明显放量,成为分流限售股解禁压力的主要渠道,对缓解二级市场的压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一些大资金可趁机通过该平台吸纳优质筹码,毕竟,通过大宗交易吸筹可以避免对市场价格的冲击,且效率高、成本低。
[责任编辑:co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