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截至5月26日,5月份大宗交易平台成交量3.66亿股,成交金额31.09亿元。与4月份比较,交易成交金额环比下降50.81%,在今年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大盘创新高大宗交易陷低迷
进入5月份,大盘不断创出反弹新高,并成功站上2600点,与此同时,大宗交易平台的交易却越发冷清。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5月份大宗交易平台共出现112笔交易,涉及53只股票,成交股份3.66亿股,成交金额31.09亿元。
推荐阅读五部委联合出手林业股迎来大利好深圳配套改革方案发布周三最具爆发力的六大牛股中国建筑:静候A股开闸中金公司荐5次泰豪科技涨近200%行业配置:持有地产汽车、买银行百亿资金流入五板块(附名单)今日大小非解禁股一览表(5.27)
从时间区间来看,大宗交易成交情况与二级市场走势息息相关。5月前两周,上证指数不断攀高,屡创2008年11月以来的反弹新高,并于5月8日站上2600点。在此期间,5月4日-8日大宗交易平台仅成交股份8273.15万股,成交金额7.19亿元;5月11日-15日大宗交易平台成交8239.63万股,成交金额7.22亿元。可见,证券市场的强劲走势抑制了大宗交易的活跃程度。
而5月18日-22日,上证指数在2600点附近进行了反复震荡,多空双方争夺激烈。同期的大宗交易平台成交股份达到了1.59亿股,成交金额13.18亿元,交易规模突然放大。
此外,从单个股票来看,大宗交易金额超过亿元的只有7只。紫金矿业(601899,股吧)5月份大宗交易3笔,金额合计6.31亿元,是交易规模最大的股票。此外,刚刚于5月份复牌的长江电力(600900,股吧)也成交了2笔,金额合计1.91亿元。
处于年内较低水平
2009年以来,大宗交易平台的交易规模呈现出逐月攀升的态势。一月份大宗交易成交股份2.83亿股,成交金额18.36亿元;二月份成交股份4.39亿股,成交金额39.84亿元;三月份成交股份6.28亿股,成交金额51.58亿元;四月份成交股份6.27亿股,成交金额63.19亿元。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发现,除了一月份因假期导致交易日较少以外,5月份的大宗交易成交规模处于年内最低的水平。
环比来看,五月份成交股份减少了41.6%,成交金额减少了50.81%。此外,4月份大宗交易平台共出现189笔交易,涉及87只股票,这两项数据均远远高于5月份。而4月份交易金额超过亿元的股票也达到了13只,其中中国平安(601318,股吧)成交6笔,合计金额11.5亿元。
减持渠道悄然转向?
与大宗交易数据相反的是,5月份以来上市公司公告股东减持的股份总量不降反升。截至5月26日,5月以来共有86家上市公司发布减持公告,股东减持股份合计达到了6.35亿股。根据交易平均价或变动期间股票均价计算,市值约为50.58亿元。环比来看,5月份减持股份数量增加了35.39%,减持股份市值增加了35.89%。
当然,我们应该注意到,由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限制,公告的减持信息相对滞后,而且有些减持是相当长时间的累积结果。不过,从披露的金额和股东数量来看,5月份减持规模放大是不争的事实。
减持规模虽然攀升,不过减持路径却在悄然改变。统计显示,5月份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减持股份数量仅为1.47亿元,而4月份通过大宗平台减持股份数量为2.08亿股,环比下降了29%。
市场人士表示,在市场环境不好或是处于低位的情况下,股东在二级市场完成减持难度较高,因此转向大宗交易平台;而随着市场突破2600点,在成交量放大的前提下,二级市场有条件直接消化减持股,借道大宗交易平台的行为也就随之减少。
5月份以来大宗交易平台成交情况
【作者:刘兴龙来源:中国证券报】(责任编辑:童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