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今日焦点
 
 
前证监会官员“幕后操盘”工大首创
发布时间:2008-7-25 21:55:38
 
文章内容

◆每经记者 袁媛 发自上海

昨日, 工大首创(600857,SH)的一则公告证实了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动的传闻,这也是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八达集团实行国企改制后,首次公开控股人变更悬谜。此次股权转让中出面的民营投资公司——北京杰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下称杰思投资)则让资深私募人士 王伟 东重归人们视野。同时也让杰思投资的实际控制人润银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润银国际)被戴上了“幕后操盘手”的帽子。

杰思投资将成实际控制人

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哈尔滨工业大学(下称哈工大)与杰思投资日前签署了股权转让框架协议,拟将其持有的工大首创第一大股东哈工大八达集团70%股权转让给杰思投资。

股权转让一旦完成,杰思投资将成为工大首创的实际控制人。股权转让框架协议签署7个工作日内,杰思投资已向哈工大支付了1000万元定金。

目前,哈工大八达集团公司合计持有工大首创15.69%的股权。

但杰思投资是否能够成为工大首创的实际控制人还将面临变数。据公告称,日前八达集团正在进行清产核资。具有国家组织评估所的资产评估数据报国资委核准后,哈工大会将这部分资产在国家产权交易所(上海、北京、天津、哈尔滨)挂牌,完成股权转让。最终受让方待产权交易所公示期满后竞价产生,若出现第三方或多方参与竞价并高于公示价格,杰思投资将自动退出,哈工大需将框架协议定金如数归还给杰思投资。

据悉,杰思投资主要从事股权投资业务,杰思投资实际控制人为润银国际,持股73%;而润银国际实际控制人为杨军(持股100%),杰思投资其他主要股东为王伟东、吴柏圣。

“影子公司”杰思投资

此次转让使得杰思投资进入人们的视线,也使得北京投资界资深人士王伟东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王伟东曾任中国证监会海外上市部官员,后在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投资银行部任职多年,也做过大鹏证券、北京证券的副总,并在1998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股权均等的博时基金管理公司。2007年3月,王伟东在北京注册成立杰思汉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杰思汉能)。

去年7月16日,王伟东的杰思汉能联合胡旭苍的佑利集团及民扬集团、环宇集团等其他7家民营企业,组建成立“东海创投”。并高调宣称这是长三角第一家按照国际模式设立的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轰轰烈烈地开业。

浮华过后则归于沉寂,多方的合作并未取得意料中的收获。在今年年初,东海创投的合伙人之一胡旭苍就在公开场合表露无意继续打“东海创投”牌。东海创投从开业到“封盘”,只经历了短短的几个月时间。

分道扬镳后双方都未对“分手原因”多做解释,仅表示双方的经营理念不同而导致无法继续合作。此后王伟东则归于沉寂,直至此次购买工大首创的股权而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润银国际或是幕后操盘手

据业内人士猜测,此次杰思投资出手拿下八达集团的股权,多半不是为了自己,真正购得这部分股权的是杰思投资的实际控制人润银国际。注册资金仅有3000万的杰思投资花费1000万定金购得八达集团的股权,这着实令人费解。业内猜测,杰思投资只是此次交易的马前卒。

昨日记者致电杰思投资内部人士,该人士否认了杰思投资与此次交易的关联性,“这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现在交易也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没有更多需要解释的”。记者进一步询问该次交易是否与润银国际有关时,该人士并未否认这种说法。记者随后致电润银国际,被告知公司高层都在外地出差,没有人能够接受采访。

股票曾紧急停牌 董秘悄然辞职

上周五,工大首创被紧急停牌。据知情人士透露,紧急停牌的原因与该公司控股股东哈工大八达集团私下转让控股权有关。此前,7月4日,工大首创董秘哈宁悄然辞职。虽然董秘辞职属正常现象,但宁波资本圈资深人士指出,哈宁曾在私下场合透露,是为了某种职业道德而被迫辞职的。

据知情人士透露,工大首创股票被紧急停牌缘于工大首创的控股股东哈工大八达集团已经私下与北京一家民营投资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拟将所持工大首创的股权悉数转让出去。但这种转让显然损害了工大首创原有股东的利益,因为转让并没有获得其他股东放弃股权优先认购权的承诺。

据悉,哈工大转让股权的原因与改制有关。

昨日记者致电工大首创董秘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董秘的位子暂时空缺,证券事务代表现在在外地出差处理股权转让方面的事宜,暂时无人能对此事进行说明。

[责任编辑:juliaji]


相关文章
  • ·[图文]快讯:工大首创(600857)冲高回落 主力控盘
  • ·[图文]工大首创(600857):环保新星 90度封涨停
  • ·前证监会主席周正庆:市场发展应注重四问题
  • ·前证监会主席周道炯:组织足够资金果断入市
  • ·[图文]龙头股份:封涨停 前证监会主席力挺创业板
  • ·前证监会官员“幕后操盘”工大首创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