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周刊特约作者 杨汀
2008年以来的A股市场经历了血雨腥风,上证综指从年初至7月15日下跌47%,有397只股票跌幅超过50%。隆平高科却是“万绿丛中一点红”,股价累计上涨170%,是今年以来沪深两市涨幅第一牛股,涨幅也远远高于排名第二的登海种业(涨幅达126%)。有评论将其称为“妖股”,一方面是因其走势独立于大盘,更因为该股成交活跃、换手频繁。统计显示,同期沪深两市平均换手率为260%,该股累计换手达1369%,平均两周全部换手1次,高于市场5倍有余。
从4月3日开始进入主升段至7月15日的67个交易日中,隆平高科一共在深交所龙虎榜上榜29次。可以发现,在大盘持续下跌的市道中,正是由于众多游资的接力炒作,从而将该股股价从最低点13.11元抬高了223%。
在长达三个多月的炒作中,127家在公开信息中露面的营业部分布于上海、广东、浙江、山东、四川等地,其中,17家营业部累计上榜次数超过4次,上海有25家营业部上榜,是上榜营业部最多的城市,可见隆平高科背后的主要炒家来自上海,深圳其次,上榜营业部达19家。
接力棒 步步推高
从基本面看,隆平高科的炒作得益于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虽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仅是公司的一个股东,是名誉董事长,但这个光环对炒作资金仍有吸引力。
在该股股价持续攀高的背后呈现“接力棒”格局。一般说来,上榜席位中前10家营业部买入额能够显示买入力量的增加程度。该数值从4月14日的2861万元持续攀升,到5月12日时达到2.28亿元,放大了8倍,占该股当日成交的23%,可见买入力量非常集中。而从4月14日至5月14日累计买入10.13亿元,累计卖出9.49亿元,买卖数量的接近显示出这些主力并不是持续买入,而是随买随卖,或者是后来的主力接过先前主力的“接力棒”。
4月14日的买入第一名是渤海证券上海彰武路营业部,买入596万元,4月18日,光大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开始接过买入第一的“接力棒”,4月29日将“接力棒”交给财富证券温州车站大道营业部。4月30日股价涨停,东方证券上海宝庆路营业部猛然投入5422万元,从5月5日开始退出。其后,申银万国上海陆家嘴环路营业部登场,购入3133万元。至5月9日,上海主力开始集中猛攻,买入前5名中有4家上海营业部。5月14日,在该股股价到达第一个顶点47元的当日,华安证券上海浦东南路营业部后知后觉成为买入第一名,至5月19日股价下跌了14%后,才一次性全部卖光,黯然离场。
一夜清 轮番得手
游资往往喜做短线,免得长线被套牢,今日进、明天出是其最常见的手法,炒作隆平高科时,这种操作手法也是屡屡出现。
比如华泰证券苏州何山路营业部4月30日买入1072万元、39.05万股,5月5日即卖出1224万元、39.91万股。光大证券宁波槐树路营业部5月12日买入1958万元、51.45万股,5月13日就卖出2104万元、49.11万股。江海证券经纪深圳宝安南路营业部在除权后的7月4日买入51.58万股,下一个交易日的7月7日即卖出51.07万股。以上例子均是卖出金额大于买入金额,买卖股票数量接近,可以判断是一天出净的手法。
不过,上涨行情虽屡屡得手,下跌行情却是买入即被套。5月20日买入第一名平安证券蛇口招商路营业部买入1088万元、29.39万股,次日股价下跌,随即卖出987万元、28.03万股,割肉离场。
回头草 屡吃屡香
在29次上榜中,有5家营业部上榜8次以上。这些主力有的是中小户的交易通道,有的是主力对其反复炒作。这些营业部更喜欢对熟悉品种的反复操作,通过做“T+0” 降低持仓成本。
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上榜19次,上榜次数最多,从4月29日一直持续到7月15日,横跨了该股的主要行情发展阶段。海通证券绍兴劳动路营业部上榜11次,这家主力从5月6日第一次现身,后来几次基本是有买有卖,7月10日买了94万股后,7月11日抛出89万股,将大部分头寸了结。上榜9次的申万深圳金田路营业部也是如此。
由此可见,游资的推动是隆平高科股价上涨的最直接动力。其流通市值从4月3日的17亿元迅速上涨到7月15日的51亿元,增加的34亿元其实就是游资轮番炒作创造出来的“财富”,是公司2007年全年净利润的100倍,是2008年一季度末公司净资产的2.85倍,其中的泡沫显而易见。至于第一牛股的财富神话还能否继续,就要看是否还有游资愿意将“接力棒”游戏继续下去了。
[责任编辑:amelie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