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表明,宏观调控基调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改变。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调控方向仍然会是以防通胀为核心,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
不少学者认为,当前经济面临下滑的风险,从紧的货币政策应该适当调整。而最近高层在东部沿海调研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举措更是令市场看到了丝许希望,因为目前许多中小企业正处于亏损倒闭的境地。
但针对上半年经济增速回落,无论是发改委,还是国家统计局均明确表态,当前经济增速符合宏观调控方向。申银万国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表示,这表明总体环境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经济增长还没有成为国家担心的问题。
事实上,这样的判断在全国人大财经委就上半年经济形势进行讨论中已经得到体现。委员们认为,要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与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昨天的表述基本一致。
可以预期,防止通胀仍然是政府部门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因为当前通货膨胀形势虽有缓解,但处于高位。与此同时,无论是国际因素还是国内生产价格走势均表明,当前通胀仍面临较大压力。这显然束缚了政策的调整空间。
李慧勇表示,高层将主要通过总体稳定、结构调整的政策来应对复杂的经济局面。譬如,推进价格改革,抑制不合理需求,增加有效供给来控制通胀;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缓解出口企业困难;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等。
不过,在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看来,当前宏观调控正面临着两难境地。他认为,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未来宏观调控力度可能会有所放松,因为如果继续保持原有力度和节奏,很可能会形成惯性,导致经济一滑到底。
在具体政策手段上,周天勇分析称,下半年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已经不大,因为许多中小企业已经发生了资金周转困难。在这情况下,未来可能会采取结构性加息的调控方式,因为加息只是提高资金使用成本,而不会减少市场资金量。
出口增速大幅回落投资增速开始放缓
本报讯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中,消费继续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稳定较快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而出口则大幅回落,贸易顺差990亿美元,同比减少132亿美元。
数据显示,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2342亿美元,同比增长25.7%,比上年同期加快2.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回落5.7个百分点。贸易顺差990亿美元,同比减少132亿美元。
消费方面,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43亿元,同比增长21.4%,比上年同期加快6.0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4819亿元,增长22.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6224亿元,增长20.0%。
投资方面,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02亿元,同比增长26.3%,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8436亿元,增长26.8%,加快0.1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9966亿元,增长23.2%,加快1.7个百分点。
申银万国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分析称,考虑到价格因素,二季度投资实际增长率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二季度消费实际增长率比1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此外,由于人民币升值影响,二季度贸易顺差实际减少了20.3%。由此可见,高通胀遏制了当前经济的增长。
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还显示,目前农业形势总体良好。初步统计,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2041万吨,比上年增产304万吨,增长2.6%,连续第五年增产。夏粮亩产达到299.5公斤,比上年提高7.2公斤,增长2.5%,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
此外,上半年工业生产增速减缓,企业利润继续增长。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6月份增长16.0%),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6.4%,二季度增长15.9%。
[责任编辑:ameliezhang]
频道精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