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今日焦点
 
 
谢风华案拼图:投行变形记
发布时间:2010-7-2 18:02:43
 
文章内容

山雨欲来风满楼。谢风华、李绍武案的相继爆出,给原本就暗流涌动的投行业又添风波。“投行人士”这个神秘的人群,一直处在隐秘状态,在这个“金领”职业背后,还存在着庞大的利益诱惑和取得这些诱惑的便利条件:隐秘、高度专业化、自律监管等,这都是滋生腐败的最佳温床条件。而谢风华、李绍武案件的曝光,或许只是在揭开这个神秘行业的冰山一角。

全球经济渐回暖,本应是虎虎生威。“谢风华和李邵武一样,心思都不在这里,只想着为自己谋私利,出事是迟早的。”6月28日下午,熟悉谢风华的老同事,国信证券投行管理部的副总经理鲁伟对记者说道。

2009年5月从国信证券办完离职手续,跳槽还不满一年的中信证券投资银行部副总裁谢风华最近东窗事发,因参与ST兴业地产重组内幕交易在今年3月份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接近他的一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他是在3月初以去休假为名,借道香港,远遁新西兰,太太孩子已经提前安顿出国。

这一信息并未得到监管部门的确认。6月25日,中国证监会稽查队一位负责人在电话里对记者表示,“这个案子还在调查阶段,暂不方便对外透露信息。”

操控ST兴业重组?

蹊跷的是,谢风华内幕交易案被媒体报道一天之后,6月26日,ST兴业发布公告称,近期国家有关房地产行业政策发生的较大变化,同时重大资产重组拟购买的主要资产“丽晶花园” 因城市规划调整被暂停施工。

此外,受厦门市城市规划调整以及近期国家有关房地产行业政策影响,重组计划购买的主要资产在建项目“丽晶花园”发生较大变化,对重组事项构成重大影响。

ST兴业称,由于国家房地产调控以及厦门市规划调整,公司继续在单一房地产业务发展上已经且还将受到较大冲击及约束。公司预备适时向新能源、矿产资源等领域进行战略转移。鉴此,公司拟更名为“上海兴业能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不看好房地产,要转型,所以撤回重组方案,和谢风华没有关系。”ST兴业证管办一位证券代表6月28日对记者这样解释。

不过,一位熟悉ST兴业重组方案并要求匿名的投行人士对记者透露,谢风华是福建人,ST兴业重组项目是谢风华在国信证券的时候接的“私单”,谢风华和厦门大洲集团颇熟,ST兴业的原注册地在上海,谢风华其实是该项目重组方案的总控制人。

“他帮厦门大洲集团董事长陈铁铭入主ST兴业,并最终控制该上市公司,他是保荐人又是重组方案牵头人,何时重组,如何重组,节奏如何把握,他有谱,是重组内幕消息源头,他要在重组前提前买入股票,在重组高潮时抛出套现,把表弟的账户拿来用,告诉相关利益各方一起玩,这算不算庄家?”

ST兴业最近的两则人事变动公告引起记者的好奇。6月3日,ST兴业公告公司副总经理唐祝敏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

公开资料显示,唐祝敏于2010年3月26日起任职ST兴业,此前她在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会秘书。金龙汽车在2006年非公开增发时,谢风华是该项目的保荐代表人。

6月28日,记者多次拨打厦门大洲集团董事长陈铁铭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6月29日,在记者致电ST兴业董秘洪再春时,他则一个劲地称之前媒体报道都不准确。然而,当记者继续追问高管辞职背后的原因时,洪再春则回以一叠声的“喂,喂”,然后自语道“信号不好”,随即挂掉了电话,并不再接听本报记者的来电。

谢风华9年之痒

谢风华,男,高级经济师,国内首批保荐代表人。现任国信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副总裁。国际关系学院英文系文学士,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

命运就是会开玩笑:年轻时憧憬“时刻准备为祖国的最高利益献身”,不读北大宁愿选择颐和园边的那所神秘学校,后来又投入未名湖的怀抱;青年时梦想去耶鲁剑桥,不经意间撞进红枫路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24岁成为美资驻中国首席代表,后厌倦外企生活,25岁“弃暗投明”进入国内投资银行,一干就是12年的投行生活,创造中国证券行业的几个第一:推出国内首家阳光可转债,承销转债数全国最多;2006年非公开发行承销家数全国最多。所在投行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的投行”、“最佳投行团队”和“最市场化投行”。

已出版《中国证券发行制度和市场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保荐上市》(机械工业出版社)。今年争取出版另外两本,初定名《卖一个好的故事:市值管理》和《资本印象》。

这是谢风华2007年4月6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培训时博客上的自述。

6月25日,谢风华在国信证券的老同事、国信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内核办公室副主任曾信,和投资银行综合管理部副总鲁伟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谢风华,1971年出生,祖籍福建,曾就职美资机构中国代表处、香港百富勤和厦门证券。谢从1994年开始从事投资银行工作,主持和参与的项目包括:海洋集团首发、厦门建发首发、厦门大洋首发、法拉电子首发、阳光转债、雅戈尔转债、厦门建发增发、东信和平首发南山转债等项目,在发行承销、上市推荐资产重组和证券投资分析等方面具有丰富的证券从业经验。并且还著作出版有《市值管理》、《中国证券发行制度与市场研究》、《保荐上市》等专业书籍。

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显示,谢风华是2004年4月19日在国信证券取得保荐代表人资格证书,跳到中信证券后,在2009年8月14日重新取得该证书。

鲁伟告诉记者,谢风华2000年前在厦门证券干了4年,2000年8月来到国信证券,从项目经理做起。最高做到投行事业部副总裁兼业务部总经理。一共在国信证券呆了9年,2009年初提出辞职不干了,“被中信证券挖走的”。

“聪明,做事目的性很强,业务能力强,善于整合各方资源,包括与监管层沟通。”据曾与谢共事的人称,谢风华在国信证券一路升至投行部副总裁一职。2007年,谢风华带领十二三个人的队伍做了6个项目,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券商投行的业绩,其业务能力可见一斑。

一位与谢风华接触过的财经公关公司负责人说,谢心思缜密,但他经常都是绷着劲,有些琢磨不透。“像谢这种目的性太强的人迟早是要出事的。”

谢风华在投资银行圈小有名气,这也是中信证券引进他的重要原因。据了解,谢风华跳槽的一个原因是,2009年是创业板与中小板大量发行之时,国信证券这类项目也会被排在前列,他抱怨自己错失大好的业务发展机会。

但鲁伟告诉记者:“谢风华在国信证券担任保荐人真正负责做成的项目只有两个,一个是斯米克的IPO,一个是金龙汽车的非公开发行,其他一些项目他是参与者,不是保荐人。”

“国信证券的体系是比较市场化的,基本工资低,主要靠项目,谢风华在国信证券期间部门业务一直是亏损的,他是干不下去了,才选择在头顶光环尚未散去时候去了中信证券。”

“他的业务能力是很不错,还出过书,人很勤奋,不过在公司人际关系差一些。” 鲁伟说,“谢风华离开国信证券时和我说过一句话,说:去中信会轻松一些,国信太累了,每年都要清零。”

“谢离开国信证券时很不爽。” 北京投行圈一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今年3月,国信投行李绍武事件爆发实为谢风华暗中间接举报,以此泄当年离开国信时对国信的愤恨;而很快,谢风华在ST兴业上的内幕交易(此重组项目为谢风华在国信时拉去中信的项目)被暴露则为国信证券内部人士举报,以报谢风华举报国信事件。”

但此说法未能得到国信证券的确认。截至截稿时,中信证券总经理、董秘、媒体负责人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

北京一投行人士在其微博上称,“谢风华刚到中信不久,ST兴业内幕交易也是发生在国信任职期间。中信为此却担了骂名。

建议有关部门彻查国信投行部任职人员。”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谢风华案拼图:投行变形记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