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敖晓波)昨天,市场有消息传出,中央计划扩大范围,放宽境外人民币或外汇经在港中资机构投资A股市场。这也就是市场常说的“小QFII”。多数市场分析认为,此投资渠道即便推出,初期对市场所产生的影响也较为有限。
据港媒报道,内地自2002年底实施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透过外资机构为内地资金提供投资渠道,有消息称,中央计划扩大范围,放宽境外人民币或外汇经在港中资机构投资A股市场。市场将之称作“小QFII”,其将拥有QFII以外的独立额度,在加大外汇通过香港流入大陆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为在港的离岸人民币提供回流渠道。
对此,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方面也作出表态,“小QFII”政策涉及离岸人民币等问题,最终通过需要央行点头。但中国证监会、国家外管局等管理部门均未对上述传言作出回应。
多方人士认为,此政策中涉及离岸人民币投资内地金融市场的问题,也就意味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尝试。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认为, 如果放宽投资大陆金融市场,对国内的市场必然是好事,但只要是QFII,就会有一个额度的限制,即便是很快推出,额度也不会太大。以往的经验表明,国外的机构进入A股市场是非常谨慎的,不会出现一拥而上的局面。从目前的形势判断,上述政策的推出应该不会很快,应该会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
也有市场猜测,即将推出的有关方案属于单向性的,即由香港离岸人民币资金或以外汇购入的人民币,通过“小QFII”买卖A股。
中国证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QFII自2002年11月正式推行以来,截至今年3月底,共有88家外资机构取得QFII资格,审批额度达到170.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