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今日焦点
 
 
(观点)周金涛:滞胀或为假象 未来经济将向通缩转换
发布时间:2010-6-12 17:35:35
 
文章内容

  全景网6月11日讯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经理周金涛在《新财富》杂志6月号撰文称,二季度是全球经济被动型库存周期复苏的最高点,也是经济复苏的终结时刻。处于大拐点之后阶段的中国,将进入一个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过程。而刺激政策将把中国经济对投资的依赖推升到极致,这是逆工业化规律的经济增长。对这种逆工业化规律增长副作用的消化以及寻找经济增长点交织在一起,就构成了大拐点之后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周金涛指出,周期性行业被抛弃,而战略新兴产业依然高高在上,这就是本次调整中的市场特征。这种市场特征自2009年四季度以来慢慢走向极致,估值的分化在质疑中已经越来越被认同,市场的运行模式可能正在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根据我们对经济周期和中国工业化运行规律的理解,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已经将市场在过去5年牛市繁荣中的理论体系全面颠覆,市场可能进入一个原点区。

  他表示,按照周期的规律,在库存周期的高点之后,会出现一个阶段性的滞胀期,至少在2011年上半年之前都是如此,但从需求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的易变性来看,滞胀可能是短期内的一个阶段性特征。中期来看,本次滞胀向通缩的过渡也许是迅速的,需求不足仍是未来拐点后的经济本质特征,滞胀仅仅是流动性过剩的后续效果,而不具备长期持续的基础。也就是在未来一年中,经济中的滞胀是一种假象,而经济向通缩的转换将会渐渐明朗。

  至于未来的线索,周金涛称,全球和中国都以2010年二季度为界,进入了一个真正的原点区和迷茫期,这个迷茫期可能还存在着两个阶段,在未来的一年中,全球和中国的核心任务都是解决流动性过度释放的后遗症,这是一个在可见的未来最为痛苦的过程。而且,流动性导致的资产价格的易变性使得这个阶段更加捉摸不定。第一个阶段结束之后,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向,只有政策才是核心。所以,选择短期的投资思路一定是从政策出发去寻找线索,即政策红利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实线索和前提。(全景网/陈丹蓉)

  (陈丹蓉)


相关文章
  • ·(观点)联讯证券:即使CPI高于3% 也不太可能加息
  • ·(观点)申银万国:经济继续高增长 需管理通胀预期
  • ·(观点)安信:内需动量明显放缓 经济增速将逐步回落...
  • ·(观点)申银万国袁宜:大盘股估值进入修复期
  • ·(观点)诸建芳:通胀上升将延续到三季 二季或加息
  • ·(观点)周金涛:滞胀或为假象 未来经济将向通缩转换...
  • ·(观点)李稻葵:中国经济规模2020年可能超过美国
  • ·(观点)肖剑:不征房产税合预期 地产板块将震荡下行...
  • ·(观点)国金证券:政策趋暖 A股短期迎来反弹机遇
  • ·(观点)中金公司预计1年期央票发行收益率或上行
  • ·(观点)广发证券:反弹仅属于技术性 A股将维持震荡
  • ·(观点)中信:“新36条”缓解宏观调控引起的市场风险...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