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今日焦点
 
 
刘益谦20亿投地产股浮亏5亿 身陷滨江集团疑云
发布时间:2010-5-18 18:46:08
 
文章内容

玩转天茂集团

对于刘益谦控制的新理益集团来说,成立10年间参与上市公司的投资10数起,但最终完成控股的仅天茂集团(原百科药业)一家。

对于刘益谦控制的新理益集团来说,成立10年间参与上市公司的投资10数起,但最终完成控股的仅天茂集团(原百科药业)一家。

2001年3月,成立刚刚1年的新理益集团(时为“新理益投资”)以每股2元钱的价格从湖北中天集团手中受让了3240.864万股法人股,合计耗费资金6481.728万元。

及至2003年3月新理益集团成为百科药业控股股东之前,通过4次送转股新理益集团的持股变为5228.83万股。其间在2002年6月份,新理益集团还获得56.8万元的分红。

在首次入股2年之后的2003年3月,新理益集团再次出资1.4亿元收购百科药业控股股东湖北百科高新投资持有的2.47亿股中的1.2亿股,收购价格按照2002年年报净资产确定为每股1.1667元。

收购完成之后,新理益集团以28.97%的持股比例成为百科药业的第一大股东,原控股股东湖北百科高新投资则以21.38%的持股比例退居第二大股东。

两年的时间内,新理益集团合计耗资2.048亿元成功控股上市公司百科药业,累计持有17228.8万股法人股。

虽然湖北百科高新投资失去了控股股东的地位,新理益集团在2005年的股改中依然为其承担了法人股股东执行送股对价的责任。

不过,昔日控股股东持有上市公司合计12717.4万股股份最终因为债务缘故落入他人囊中。2005年5月26日,湖北百科高新投资持有的2717.4322万股被法院裁定过户给债权人荆门众邦高新投资;剩余1亿股股权也在2007年通过公开拍卖后被裁定由荆门中隆投资所有。

2007年7月,新理益集团启动了取得控制权后的第一轮增发,公司以每股8.18元的价格向包括新理益集团在内的5名法人投资者定向发行8200万股,按照计划公司扣除发行费用之后上市公司合计募集67076万元,其中51720万元拥有投资年产量40万吨燃料级二甲醚项目,剩余部分用于投资补充流动资金。

是时公司名称已经由百科药业变更为天茂集团,上市公司公司也借助增发切入点二甲醚项目成功完成了由医药向“医药与化工并举”的转变。

截至2008年末,化工业务已经占天茂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的79%,公司治理于打造煤制甲醇、二甲醚形成新型能源产业链的计划逐渐成形;同时公司还分别持有天平汽车保险和国华人寿各20%的股份。

由于业绩逐渐出现起色,新理益集团正式入主5年之后天茂集团于当年9月首次分红2030.38万元,作为控股股东的新理益集团获得452.907万元红利。

进入2009年,随着天茂集团40万吨/年的二甲醚项目分期投产,公司在当年5月启动了第二轮增发计划。

根据当年披露的增发预案,公司计划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亿股,募集资金将投于荆门的年产20万吨甲醇项目,其中作为控股股东的新理益久安将认购不低于30%的股份。

从产业链条来说,由于甲醇是二甲醚生产的重要原料,而如果天茂集团合计50万吨/年的二甲醚装置全部达产,那么至少需要70万吨甲醇/年,因此公司此次增发新建20万吨/年的甲醇装置也是为了保证原料供应的需求。

然而此后不久天茂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公司选择了常年运行10万吨装置,造成了已经投产使用的一期2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装置开车不饱满,产能利用率仅为15.46%;另一方面这一项目投产之后实际产生的效益和预测数据相差甚远,造成2008年第4季度亏损,2009年第一季度才逐渐开始盈利。

与此同时,在国务院于去年9月出台《关于抑制部分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之后,发改委等部委就出台了近三年停止审批或备案新建或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和甲醇等传统煤化工项目,这意味着公司此前取得的20万吨/年甲醇备案项目已经不再符合国家现行相关产业政策。

基于以上原因,天茂集团在今年4月8日决定终止2009年5月启动的非公开发行计划,并表示将通过与公司周边大型甲醇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来确保业已形成的50万吨/年二甲醚的生产需要。

而在之前的几天中,公司股东大会通过了2009年年报每10股送1.5股派现0.17元,并由资本公积金向股东每10股转增8.5股的分配预案。

由此,持有天茂集团16096.93万股的新理益集团将获得273.65万元的分红,公司持股股份也相应变成32193.86万股。

以5月13日收盘价5.23元计算,天茂集团的市值约为70.8亿元,而控股股东新理益集团持有的32193.86万股市值约为16.84亿元。

身陷滨江集团疑云

根据计划三只集合信托产品将在6月底、7月初先后到期,届时中诚信托按照原先信托计划将5000多万股筹码抛向市场还是选择延续信托计划,接盘刘益谦筹码的一般受益人或许也将浮出水面。

逐利是资本的本性。

在参与定向增发和协议转让获利的同时,刘益谦还偶尔投一笔股权投资,在投资企业上市之后就选择获利离场。

2007年3月,刘益谦通过新理益集团出资4900万元认购了滨江集团1000万股,1年之后后者在中小板挂牌上市。

去年6月1日,新理益集团持有的股权顺利度过1年的限售期,之前由于两次送股其持有股份变成2600万股。

不过在滨江集团2008年中报中,新理益集团从股东名单中消失。

事实上,就在新理益集团和其他几家上市前进入上市公司的法人股东持有股份解禁之后,滨江集团开始出现频繁的大宗交易,而且和接盘者中诚信托的建仓时间相契合。

即便以三次大宗交易成交价最低的15.7元/股计算,新理益持有的2600万股也将顺利套现4.082亿元,对应当初4900万元的投入成本获益7倍多。

不过接盘者中诚信托却由于滨江集团的股价步步下跌而出现大幅亏损,当然最终承担亏损则是获得一半认购资金使用权的一般受益人,后者也随着滨江集团股价下跌不断逼近止损价而不得不先后38次追加保证金达1.3亿元之多。

令人费解的是,在滨江集团股价接连下跌了40%之后,中诚信托突然宣布返还三只信托产品中优先受益人合计4亿元的信托资金和相关收益。

然而根据中诚信托5月7日公布的产品净值表中的“信托计划财产价值”来看,三只信托产品的持仓并没有变化;而滨江集团5月10日和11日的成交没有明显放量迹象,两天仅分别成交922.45万股和641.08万股,三只信托产品不可能在短短两个交易日实现减持一半仓位的剧烈举措。

这意味着承担着股价下跌损失的一般受益人决定“死扛到底”,滨江优得和滨江优享也分别将止损价下调至8.58和8.57元。

故事演变到现在,将开始进入最为精彩的阶段,因为根据计划三只集合信托产品将在6月底、7月初先后到期,届时中诚信托按照原先信托计划将5000多万股筹码抛向市场还是选择延续信托计划,接盘刘益谦筹码的一般受益人或许也将浮出水面。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 ·刘益谦20亿投地产股浮亏5亿 身陷滨江集团疑云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