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中午,北京金融街25号,建行总行地下一层内部咖啡厅,三三两两坐着数桌访客,他们西装革履、随身携带手提电脑、神色颇显严肃,一望便知并非建行内部员工。其中,就有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谢佳扬—德勤农行审计项目的负责人。
“奇怪,德勤的人为什么此时会出现在建行呢?”一位建行中层人士不禁也对本刊记者表达了好奇。
事实上,这一天是建行对2011年审计师选聘的招标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如安永、德勤、普华永道、毕马威,均当日到访建行总行,做技术方面的应标演示。此前,毕马威作为建行的审计师已长达七年,经历了该行的坏账剥离、财务重组、股改上市和战略转型全过程。而“四大”对应中国“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家审计一行的做法,也已沿袭多年。
建行董事会率先决定重新选聘审计师事务所的导火索,是毕马威2009年底的提价要求。2009年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激增,而毕马威作为第一家审计国有商业大行上市的国际事务所,因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所收取的审计费是三大上市银行年审项目中最低的。
不过,真正的推手来自于大股东中央汇金公司(下称汇金)。去年底,汇金提出已经上市的三大行审计师应“轮岗”,今年再提出由建行先行试点,市场化选聘审计师。
轮岗和换审计师有相对较高的成本,而汇金的担心也并非全无道理。在面临经济周期可能出现冷暖交替之际,汇金希望借由轮岗,增强审计独立性,以洞悉银行资产质量的真相。
不过,也有相关审计师持反对意见,称由于各种力量的制衡,“四大”缺乏和银行高管“串通”舞弊的强烈动机。相反,如果给予银行可以随时炒掉审计师的压力,反而可能使得审计师的行为短期化。
建行此次选聘的结果,将完全取决于建行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熟悉建行的权威人士表示,他们支持此次选聘,持开放态度,不会有任何干预。
建行审计委员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四名独立董事中两名具备香港、英国等地的注册会计师资格,主席亦由独立董事领衔,另有来自美国银行的一名董事,并无建行内部高管人员,大股东汇金在审计委员会中只有两票,并不占决定性优势。
涨价风波
2009年底,毕马威提出,将2010年的审计服务价格一次性提高30%,且态度比较坚决。这一要求在大股东汇金看来,颇为突然,银行和股东都陷于被动,有些难以接受。
经过沟通,最终毕马威2010年的服务价格较上年增长4%。
接近毕马威的人士称,毕马威此番提出涨价有其历史原因与客观考虑,并非全无道理。建行是四大行中上市的首家银行,毕马威“做出了巨大让利”。
“虽然中行、建行的规模相当,但负责中行审计的普华永道拿到的费用却比负责建行项目的毕马威高了7000万元。”知情人士称。三大行年报显示,2009年,资产规模最大的工行支付给安永的审计费为1.7亿元,中行支付给普华永道2.07亿元,毕马威从建行取得1.35亿元。
对此,普华永道有关人士解释说:“从中行收取审计费较高是因为,中行上市资产中包括了中银香港,资产规模和业务都相对要庞大复杂。另外中行的海外分支机构也比较多,资金交易业务比较复杂,审计成本相对较高。”
业内人士透露,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原因,普华永道主动降低了对中行的审计费用,降幅超过10%,其他三大会计师事务所随后亦采取了相同行动。毕马威对建行2008年的审计费为1.67亿元,2009年则下降了约20%。
此外,审计行业资深人士认为,几家大行在去年不但大规模放贷,而且涉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等多个风险点,这就需要审计师对银行的风险预估和控制力度加大,从而大大增加了审计成本。
毕马威一位合伙人则表示,任何客户的开发回报都是长期的,项目开始时的让利是为了长期保有客户而付出的开拓成本,并称此次建行重新“选秀”,与毕马威的提价是“两码事”。
据知情人士介绍,建行此番招标分为技术标和费用标两个部分,各大会计师事务所先进行技术和团队展示,然后才递交费用标书。5月11日主要是“四大”所参加技术展示,结果尚未开标,费用标则还未开始竞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