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今日焦点
 
 
大象跳舞瓶颈:明星私募规模扩大影响业绩
发布时间:2010-4-15 18:33:44
 
文章内容

  证券时报记者 张 宁

  本报讯 急速扩张的明星私募是否能逃脱“规模过大影响业绩表现”的魔咒?起码答案在目前是“很难”。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公募行业投资人担心的“大象跳舞”现象,在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身上开始显现:超过6成的明星私募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数量超过3只后,业绩有明显下跌。

  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现阶段共有15位私募基金经理单独管理5只或5只以上基金。规模在10亿以上的私募已经不在少数,20亿、30亿以上的私募也逐渐出现。相当部分的基金经理,管理的资金规模已从几千万——几个亿的资金,一跃十亿,甚至几十亿。

  尽管规模扩张迅速,但私募基金整体在投研配置上人手仍显不足;同时很多基金经理交易换手频率较高,行业和个股集中度较高,仓位变动较灵活。上述种种特征,更使得投资人担心私募规模上升对风格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针对11位私募基金经理的业绩统显示,在管理基金数量超过3只以后,有7位基金经理的业绩有明显下跌,分别是田荣华管理的武当系列、吕俊管理的从容系列,蔡明管理的民森系列、罗伟广管理的新价值系列、王庆华管理的中国龙系列;3位业绩上升,分别是江晖管理的星石、赵军管理的淡水泉、刘睿管理的鑫兰瑞和中睿合银旗下的基金;另外,李华轮管理的朱雀系列业绩基本持平。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对于一些注重团队作战、非高频交易的的私募管理人,如星石、淡水泉、朱雀等,规模扩大对其风格和业绩的影响甚微;相反,规模上升后公司有机会招募市场上优秀基金经理、研究员以及营销专业人才,使得营销等职能从投资总监等核心人物手中剥离出来,公司内部分工更加细化和专业。但在规模的上升过程中,出现投研团队未相应进行合理扩充,仍单一依赖于一位核心人物,如投研核心人物同时身兼营销等职位,或操作风格对交易换手及资金进出灵活性要求较高等状况,则管理规模扩大可能使基金风格走形,继而对基金业绩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相关文章
  • ·大象跳舞瓶颈:明星私募规模扩大影响业绩
  • ·大象跳舞 7大蓝筹大盘股启动上涨之旅(名单)
  • ·权重蓝筹发威 大象跳舞后市看多高?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