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长达168页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以下简称报告)于周五公布。报告称,从国际实践看,设立平准基金效果并不理想,总体而言弊大于利;我国应在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基础上,积极稳妥、适时地启动融资融券试点工作,做好市场交易出现异常时的应急预案。
平准基金是对由政府设立并由特定机构运作,在股市持续暴跌时,通过逆市操作,以期达到稳定社会、稳定市场目的的政策工具或政府资金的统称。去年,A股市场深幅回调,引起了市场关于推出股票市场平准基金的热议。
报告称,中国股市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机制和监管体系尚不完善,是否引入平准基金尚需进行充分的论证和科学的评估。在具体管理运作方面,平准基金的管理者多为政府官员或政府机构,缺乏投资专业知识,决策机制不透明,普遍受到市场质疑和批评。“由于市场是否真正偏离了合理价值区间、短期内能否自我纠正等问题难以准确判断,导致平准基金多因介入时机把握不准而破坏了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
“平准基金对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由于操作不透明,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平准基金在运作中都曾经出现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甚至涉嫌腐败等问题。”报告分析,从运作效果来看,以稳定股市为目的的平准基金大多表现不佳,虽然在短期内对市场有一定提振作用,但长期看并未达到通过逆向操作熨平市场波动的初衷。
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沪深两市将有6888.83亿股非流通股股票解禁,市值规模约3.2万亿元,较2008年增加53.1%。央行称,需要关注解禁非流通股对市场稳定运行的影响。报告提出,需要进一步完善大宗交易制度,合理设置准入条件,增加大宗市场活跃度,为限售存量股份等大宗股份转让提供有效的交易平台,规范国有股东大小非减持,合理调节市场供求。
此外,报告称,我国近期拟启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已公布的业务试点规则中包括了一些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明确规定了融资融券交易的初始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50%,并要求投资者以保证金、融资买入的全部证券和融券债务之间的比例不得低于130%。与此同时,在交易价格和金额方面,规定融券卖出的申报价格不得低于该股票的最新成交价、单只股票融资融券的交易额不得超过该股票上市可流通量的25%,以限制投资者利用杠杆操纵股票价格。
报告还说,融资融券交易是世界上多数证券市场常用的交易方式,也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项基础设施制度建设。但相对于目前证券公司从事的普通证券业务,融资融券业务风险较高,必须严格防范。
报告还强调要发展和规范公司债券市场,统筹规划公司债券发展的制度框架,为建设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johnson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