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今日焦点
 
 
两重组参与人监守自盗 折戟SST华塑
发布时间:2009-5-16 17:00:51
 
文章内容

两重组参与人监守自盗 折戟SST华塑

史丽 资料图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亿贵在利用SST华塑重组的内幕消息大赚特赚之时,大概没想到事情会败露得如此之快。

5月13日,中国证监会披露了近期查处的一批内幕交易案件。其中,2008年11月,证监会对四川某上市公司在重组期间涉嫌内幕交易立案稽查,调查发现,作为重组双方重要参与人,某商业银行济南分行营业部主任李某和山东某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张某,在重组期间利用所掌握内幕信息,大量交易上市公司股票,获利巨大,已经构成内幕交易罪。

虽然证监会没有披露具体的公司名称和涉案人员所在单位,但已透露出部分线索:上市公司地处四川;内幕交易者位于山东;当事人来自山东某银行和某工业公司。记者通过多个渠道详细比对发现,符合上述条件的上市公司只有SST华塑一家。

目前,SST华塑的注册地和办公地均在四川,其两任大股东山东同人实业有限公司、济南鑫银投资有限公司也都位于山东。

缘起控股权拍卖

华夏银行济南分行与山东世纪煤炭化工有限公司等借款合同纠纷,2007年9月5日,济南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将世纪煤炭和同人实业持有的SST华塑660万股、5631.57万股公开拍卖,上述股权占SST华塑总股本的25.17%。9月22日,具有山东国资背景的济南鑫银投资有限公司斥资9752万元胜出,折合每股价格1.55元。而在前一个交易日,SST华塑报收于11.92元,拍卖价格仅为当时股价的13%而已。

总有资金先知先觉,此前,SST华塑的一波行情已经展开。2007年7月3日,该股探底4.26元,随即便发起了波澜壮阔的大反攻。8月,金岭矿业拟重组SST华塑的风声四起,为这轮大涨推波助澜。当月底,SST华塑对此作出了否认。但直至9月24日,SST华塑才以12.25元结束了这次狂欢,走上了漫漫下坡路。

在这波行情中,SST华塑的累计涨幅将近三倍。即使在2007年那样的市场环境下,这种走势亦为少见。由此,敢于“砸锅卖铁”豪赌该股的参与者,无不赚得盆满钵满。这也堪作內幕交易者“获利巨大”的注脚。

山东冶金党组成员涉案

根据证监会的通报,内幕交易者是重组双方重要参与人,分别来自某商业银行济南分行和山东某工业总公司。

有分析认为涉案的商业银行为华夏银行济南分行。记者昨日致电华夏银行济南分行有关人士,该人士坚决否认了分行有人“出事”。“济南分行只有一位营业部主任,此人姓于,其前任姓张,并没有李姓的主任或副主任。”这位人士解释说。

另一方面,鑫银投资的控股股东为山东金岭铁矿,金岭铁矿系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山东钢铁集团是由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所属企业(单位)国有产权划转而成。此中,山东冶金工业总公司与证监会的描述存在极大的重合性,而且山东冶金工业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有一位就叫张亿贵。

记者了解到,张亿贵的确在SST华塑内幕交易案中“折戟”,并于今年4月被警方逮捕。

“相关银行与股东层面无疑对SST华塑控股权变更及重组事宜都知之甚深,李某、张亿贵两人分别作为其高管,肯定具备信息优势。”一位市场人士分析说。

2007年8月13日,SST华塑放出巨量,总成交金额达到14546万元。其中,中信万通证券淄博共青团西路营业部、中信万通证券淄博美食街营业部、天同证券淄博新村西路营业部分别买入539万元、484万元、417万元。这在另一方面也佐证了山东资金对此的敏感和亢奋。

据了解,虽然李某、张亿贵是依托职务便利而获知内幕信息,但此举纯系个人行为,并未将其工作单位牵涉其中。SST华塑一位人士昨日对记者说,“上市公司对此事其实并不知情,公司也没有任何人因此事受到牵连。”

[责任编辑:frankchang]


相关文章
  • ·[图文]两重组参与人监守自盗 折戟SST华塑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