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今日焦点
 
 
市场回暖股民难掩喜悦 投资者心态转变
发布时间:2009-2-10 17:45:05
 
文章内容

北京:元宵节喜迎牛市

本报讯 昨日,北京阳光灿烂,大通证券北京营业部内更是人气兴旺,比节后第一天热闹不少。一进营业部,就能强烈地感受到喜气洋洋的气氛,因为大盘周一又是开门红。

刘大爷一直笑眯眯地坐在大屏幕前盯着大盘,他的股票上周已经涨了10%。记者了解到,在该营业部像刘大爷这样节后一周就赚了百分之十几的不在少数。

就在大家都对着电脑喜笑颜开时,王先生却坐在电脑前略带一丝倦意。原来他昨日刚从老家赶回来,一大早就来到营业部了。他说本想过完正月十五再回北京的,可是上周大盘连涨了一周,想赶紧回来看看自己的股票,结果发现节前买的两只股票一周时间就涨了15%。“从今天起我要开始‘上班’了,还得天天来这儿盯着股票,继续赚钱呢!”他说。

“终于解套了!”这边话音未落,那边又有人喊了起来,“我的股票涨停了!”不大的营业部一会儿就坐满了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自己的股票,每个人都难掩自己的喜悦,营业部里时而传来阵阵笑声。

午后大盘的跳水着实让大家揪了下心,但是看到尾盘扭头上涨时,刘大爷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用手拍了下大腿感慨道:“哎,牛市跟熊市就是不一样啊!”

“您认为这就是牛市了吗?”旁边一小伙问道。

“都连续涨这么多了,你看这量放的,不是牛市是什么?”刘大爷信心满满地说。(张 达)

上海:营业部人气回升

本报讯 昨日,上证综指报收于2224.71点,比上周五上涨43.48点,而在春节后的6个交易日中,上证综指上涨了10.79%。面对股市持续的反弹,股民又会有怎样的心态转变?记者走访了几家上海的营业部,调查了股民对近阶段股市持续反弹的看法。

记者在几家位于上海浦东和徐家汇的证券营业部发现,营业部内的股民人数比起节前明显增多,人气有所回升。开市前不少股民就聚集在了营业部,繁忙时段,部分营业部出现了座无虚席的情形。虽然股市反弹给不少人带来了喜悦,但经过去年熊市的洗礼后,股民面对反弹普遍比较谨慎。

股民小王属于“70后”的理性投资者,他告诉记者,虽然节后反弹趋势比较明显,但还是不敢重仓。“被去年的行情吓怕了,一切还是要谨慎。亏了那么多钱,希望今年能够有所补偿,但不会盲目乐观了,还是得走一步看一步。”不少股民也同意小王的这种看法,一边享受股指上涨的喜悦,一边谨慎操作。

另外,位于徐家汇的一家营业部的员工还告诉记者,此前该营业部的不少老客户都没有开通深市账户,近日伴随股市的反弹,这些老股民也掀起了开通深市账户的热潮。虽然从上周起该营业部恢复对新开沪深两地账户业务进行收费,但是老股民开通深市账户的热情还是没有消退。该营业部职员笑称,“这也算是股市回暖的小信号吧。”(韦小敏)

深圳:理性看待股市回暖

本报讯 从去年领跌全球,到开年来的涨幅冠盖全球,上一周中国股市的出色表现着实让股民们感受了一把“牛气冲天”。数据显示,春节后的第一周,上证指数大涨近200点,A股大幅回暖。

记者昨日走访深圳的几家证券营业部了解到,对股市的强劲表现,股民们在高兴之余更多是理性看待。在渤海证券深圳某营业部,股民李小姐告诉记者,年前刚开好股票账户,在朋友的建议下买入了基建类股票。“上一周初战告捷,现在我是信心满满!”李小姐满面笑容地对记者说,“早知道市场这么强,我就会多买点了。”

与李小姐这样的新股民不同,老股民在高兴之余更多了一份冷静和理性。在广发证券某营业部里,偌大的大厅里大概三分之二的位置坐了人,火红的春联和灯笼把办公室装点得格外喜庆。一位老先生对记者说,自己持有的股票最近表现不错,所以尽管还在解套过程中,但心情还是很高兴。“老百姓手中其实不缺钱,关键是被去年的行情跌怕了,不敢贸然买进。”老先生和记者头头是道地分析,“我上周的收益超过了10%,对基建和金融类股票比较看好。”不过,他同时表示,今年的操作会以短线为主,赚点钱就赶紧出手再换股。

和老先生持同样观点的不在少数。旁边的一位阿姨插话说,“春节第一周开了个好头,希望2009年从新开始,我们一定要牛气冲天!”阿姨鼓气的话语在大厅里引起了一阵欢呼。(胡 南)

[责任编辑:yuzedu]


相关文章
  • ·基金经理认为土地市场回暖需理性看待
  • ·钢材市场回暖或在二季度末
  • ·市场回暖 4月初银行理财产品新增60只
  • ·[图文]银行理财市场回暖 短期化仍是主流
  • ·市场回暖股民难掩喜悦 投资者心态转变
  • ·市场回暖 股票基金分红热情渐增
  • ·[图文]密集政策推动市场回暖 A股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 ·精选防御品种 等待市场回暖
  • ·精选防御品种等待市场回暖
  • ·中信证券:业务保持增长 未来依赖市场回暖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