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今日焦点
 
 
券商投行业务低迷 保荐人仍被高薪“奉养”
发布时间:2008-12-25 19:50:38
 
文章内容

积极充电备战“准保代”的景象虽历历在目,但如今投行业务低迷,“准保代”也不得不坐上了“冷板凳”

券商之间挖角正酣,保荐人仍被高薪“奉养”

本报讯 今年下半年以来,受新股发行放缓的影响,券商投行业务收缩明显。不少券商着手裁撤投行人员的时候,今年上半年一度被炒得火热的“准保代”开始遭受冷遇。

所谓“准保代”,是指已经通过保荐代表人考试,但尚未注册为保荐人的人员,这些人员必须作为一个项目主办人才能够注册。据了解,今年上半年IPO还在快车道中,不少投行人手稀缺,保荐人的身价暴涨。受此影响,“准保代”的薪酬也一升再升,部分证券公司甚至开出60万的底薪招收“准保代”。但在下半年新股放缓之后,这些“准保代”的待遇又被打回了“原形”。

几家大型券商的投行部负责人表示,公司十分欢迎有经验、口碑好的保荐人,但对“准保代”并不太感兴趣。现在公司“准保代”的待遇和投行普通员工的待遇差别不大,没有额外津贴,60万底薪招聘“准保代”在现在这样的市场上是不可能的。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投行业务已进入相对低迷时期,不少投行只能做一些收益低的债券及并购重组项目盈利。在收益下滑之际,高薪招聘“准保代”成本太高。同时,“准保代”是今年初保荐人极其抢手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现在券商投行人员基本饱和,对一些普通投行员工甚至准备裁撤的情况下,“准保代”对公司已没什么吸引力。某大型创新类券商的投行部负责人也表示,公司也不会为保证“准保代”能够注册而给他们提供只签字不做项目的待遇,“准保代”要做项目得依靠自身的实力。

实际上,年初“准保代”不断攀升的身价已被不少业内人士诟病,认为不少准保代不具备真正操作项目的经验,通过保荐代表人考试后瞬间身价倍增,完全是依托保荐人资源稀缺的背景。“准保代”尚未注册就要求公司以保荐人的待遇待之,甚至不少人要求公司必须提供签字机会,让不少券商感到为难。

另据了解,虽然目前IPO节奏放缓,但一个证券公司有多少保荐人仍是其投行实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各券商之间挖角正酣。因此,现阶段虽然不少投行面临经营困境,但保荐人仍然被高薪“奉养”。


相关文章
  • ·锐减80%:券商投行业务掉入谷底
  • ·[图文]券商投行业务低迷 保荐人仍被高薪“奉养”
  • ·调查显示:两成券商投行业务今年将亏损
  • ·拿下基金再谋券商投行 大摩布局A股市场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