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今日焦点
 
 
两公司火线增发不足虑 弱市难提IPO重启
发布时间:2008-11-23 18:03:42
 
文章内容

今年年初,中国平安(601318.SH)的千亿再融资方案曾是压垮市场的巨石之一。市场对再融资仍心有余悸。

然而,就在11月18日,开滦股份(600997.SH)和东方电气(600875.SH)双双发布公告称,将启动公开增发。另外,11月11日,上电股份(600627.SH)也公布了上海电气(该公司的控股股东,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将首次公开发行A股并换股吸收合并该公司的换股与现金选择权实施公告。虽然这一交易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IPO活动,但此举仍被部分市场人士解读为管理层对IPO业务的松动。

再融资和IPO再度开闸,A股历史是否会重演?

火线增发

比较开滦股份和东方电气的公开增发,不难发现它们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两家公司都属于火线增发。其中,开滦股份公开增发的有效期将在最近到期,而东方电气则是抓住了A股反弹的时机。

据证监会内部相关负责人士介绍,上市公司增发再融资的程序与IPO一样,首先是上市公司提出发行申请,由发审会审核,过会之后,证监会为其下发发行股票的核准文件,上市公司增发的资格在获得证监会核准文件之后的6个月内有效。

开滦股份的公开增发获得证监会批复文件的时间是今年的5月28日,而东方电气则是在9月11日。

“公司要在有效期内赶快把股票发出去,不然,有效期过了,当初为了增发所付出的费用就都作废了。”开滦股份的一位人士向记者坦言。

“增发有两个时间窗口,一个是半年的有效期,一个是公告日前一天的价格不低于公告日前二十个交易日的均价,在11月17日那一天,第二个窗口出现了,于是,公司决定在11月18日公告增发。”东方电气的一位负责人士向记者道出了选择在这一时点增发的缘由。

市场反应冷淡

记者从各方了解到的情况显示,市场对于上述两家上市公司的增发反应一般,而且,以开滦股份为甚,大部分市场参与者表示并未关注到两家公司的增发,这与中国平安当时的情况迥然不同。

“这可能是因为上述两家公司的增发数额较小,没有对市场产生足够的影响力。”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公告显示,东方电气此次若顺利增发,预计将募集资金13.325亿元,而开滦股份的增发金额也下调为6.31亿元,两者合计不过20亿元。

“也可能是公司宣传没有到位,这需要管理层、公司以及市场各方正面的引导和宣传。”英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国宏认为。

“的确,公司选择在这个时机增发是临时决定的,因此与机构投资者沟通不多。不过,如果公开增发不成功,公司大股东准备全额认购,所以,这也使宣传变得没有太大的必要。”开滦股份的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

相反,东方电气却为此次增发做了大量工作。“公司已经进行了两天路演,很多投资者对公司的此次增发表示了浓厚兴趣。”东方电气的上述人士表示。

不过,有机构人士认为,东方电气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国际金融及经济危机,因为公司所持部分订单有被撤销的可能,同时地震对公司的影响还没有结束。

真正的危险是中国建筑

11月11日,上电股份公告称,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将首次公开发行A 股暨换股吸收合并上海输配电股份有限公司(上电股份)。在现金选择权实施的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上电股份股东(上海电气除外)可以其所持有的上电股份股票按照28.05 元/股的价格全部或部分申报行使现金选择权。

这被部分市场人士解读为管理层可能在为重新启动IPO业务进行市场测试。

不过,大通证券的一位分析师却认为,在目前的弱市行情下,上海电气选择以吸收合并上电股份的方式登陆A股市场,恰恰反映了现阶段实行常规IPO的难度非常大。

“自9月16日以来,仍然没有任何上市公司申请IPO的相关消息披露。这种现象表明管理层对现阶段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仍然很谨慎。毕竟除了外围市场对A股带来的压力之外,我们内在的许多隐患如‘大小非’问题等依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因此在目前‘内忧外患’的复杂市场环境下,IPO业务的重新启动尚属遥远。”上述分析师认为。

不过,海通证券的一位人士却认为,真正的危险是中国建筑的上市,因为中国建筑也是在差不多半年前获得上市核准,现在有效期也快过了,如果中国建筑这样的大盘股上市,这次的反弹行情可能就要结束了。

“今年年初的增发狂潮,是中国资本市场非正常的产物,中国平安的千亿融资方案从一开始争议就很大,一来数额巨大,二来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并不迫切。但是,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严峻,信贷紧缩,很多上市公司经营困难,这种迫切的资金需求是正常的,市场应该支持正常的融资行为。即使是熊市,市场也应该鼓励增发。”刘国宏表示。

流动性趋好

刘国宏认为,“管理层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营造一个资金供大于求的局面,可以在参与增发的机构的限售期限上加以变通处理,比如,以指导意见的方式,适度延长参与增发机构的限售期。”事实上,开滦股份的此次增发,大股东就主动作出了为期半年的限售承诺。

另外,种种迹象表明,目前A股市场的流动性正在发生着逆转。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其研究报告中认为,在信贷增长9 月份以来出现加速苗头的同时,伴随进口增长大幅回落,贸易顺差开始加速增长,并超越GDP 的名义增长率。信贷与贸易顺差双双反弹,暗示流动性供给开始恢复增长。考虑到未来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取向以及贸易顺差很可能继续加速增长的趋势,流动性可能正在进入上升通道。

央行最新的数据表明,9 月份当月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利率已经出现拐点,暗示实体经济领域的流动性供求平衡状况开始由此前的供不应求逐步转向供大于求,这与草根层面企业资金面开始宽松的证据比较接近。7-8 月份,6 个月至1 年期信贷加权利率依然在不断上升,而到9 月份,贷款利率为8.38%,较前一个月下滑31bp,即使考虑到9 月中旬降息27bp,9 月份加权利率下行趋势也比较明显。

“这当然可能来自数据的短期扰动,但结合宏观经济层面的数据看,我们猜测这更可能代表着流动性供求的转折——尽管确定性的结论仍然需要等待进一步的数据和来自草根层面更广泛的观察。流动性供求反转局面的逐步出现和确认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值得重视。”高善文认为。

[责任编辑:jbyao]


相关文章
  • ·今日视点:IPO重启:股市发展“新”动力
  • ·IPO重启第一单悬念
  • ·2800点来去匆匆IPO重启难改中期向上格局
  • ·[图文]传中国建筑或成IPO重启首家 市场压力巨大
  • ·IPO重启股市何去何从?
  • ·[图文]十大权重股仅两股下跌 神秘资金护航IPO重启
  • ·IPO重启在即 股民审慎打新股
  • ·[图文]太平洋(601099):受益IPO重启及创业板推出
  • ·大成基金:IPO重启冲击不会很大市场估值较合理
  • ·大成基金:IPO重启冲击不会很大
  • ·[图文]大盘顶住IPO重启压力 后市直面两大抉择
  • ·IPO重启或抢跑创业板“开闸”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