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CPI涨幅可能稳中略落但不可掉以轻心
未来CPI的走向是人们更为关心的。一方面,CPI中翘尾因素正在减弱,另一方面,食品价格再度出现了上涨。在这一负一正两种力量的交织中,下半年CPI何去何从?
盛来运坦承,CPI后期走势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既有价格上行因素,也有抑制价格上行的因素。总的来看,抑制价格上行的因素可能要大于价格上行因素,全年物价基本稳定,实现全年3%左右的调控目标是有基础的。
在抑制价格上行的因素中,除了此前已经提及的经济增速适度回调、货币供应量增速放缓、上游价格涨幅放缓和粮食库存充裕之外,翘尾因素在下半年的减弱是非常有利的。
国家统计局测算显示,去年物价前低后高造成的翘尾因素,在今年六、七两个月达到峰值,均为2.2个百分点。8月份的翘尾因素将下降到1.7个百分点,9月份将下降到1.3个百分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日前对价格形势分析认为,下半年有利于物价稳定的因素较多,实现全年价格总水平涨幅3%左右的预期调控目标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下半年CPI会维持在3%或略低一些,年底翘尾因素消失会再低一些。”祝宝良预测。他认为,有些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价格上涨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受洪灾影响的蔬菜价格上涨不会持续很长,下半年CPI会稳中走低。”张立群认为。根据商务部监测,蔬菜价格已经止涨回落,7月26日至8月1日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下降1%。
专家们认为,虽然物价调控存在种种有利条件,但必须看到当前价格走势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仍不能掉以轻心。
粮价是百价之基,牵一发而动全身。要高度关注当前洪涝灾害和国际市场粮价上涨,对国内粮食市场特别是人们心理预期的影响。历史经验表明,粮价一旦出现持续大幅上涨,CPI就会大幅上升,影响经济平稳运行。此外,工资水平的上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传导到CPI。
正如日前召开的全国价格综合工作会议所强调的那样,要高度重视在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情况下,可能发生的部分地区、个别产品、敏感时段的价格异常波动;高度重视近期全国多个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对生活必需品供应和价格的影响,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有利的价格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