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CPI仍属温和难以大幅上涨
作为衡量通胀的核心指标,7月份CPI创下新高使得各界对通胀压力的担心再度上升。怎么看待当前的CPI水平?
“虽然CPI涨幅有所扩大,但仍在市场预期内,总体仍属温和上涨,价格运行基本稳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应当看到,CPI虽然创下21个月来的新高,但这21个月大部分处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和恢复性反弹的时期,CPI整体偏低甚至连续9个月为负值。而且,改革开放以来,百分之三点几的CPI涨幅并不少见。
根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的研究,从历史规律看,CPI的过高上涨主要与经济增长率过快密切相关。当前经济增速适度回落,对CPI调控是非常有利的。
盛来运指出,经济增速的适当回调,意味着总需求对物价上涨的压力在减缓。统计显示,7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比上月回落了0.3个百分点,投资和消费分别比上月回落了0.9和0.4个百分点。
货币供应量对物价上涨的压力也在继续减缓。央行最新统计显示,7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幅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低0.9和10.8个百分点。货币政策继续回归常态。
CPI的上游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出现了回落,这减少了价格传导压力。统计显示,7月份我国PPI虽同比上涨4.8%,但涨幅比上月回落了1.6个百分点,特别是环比下降了0.4%。
在粮食价格方面,张立群指出,粮价虽有所上涨,但我国粮食已经连续六年丰收,今年夏粮获得新中国历史第三好收成。粮食库存充裕,从供给上看并不支持粮价大幅上涨。
可见,7月份CPI虽创下新高,但仍属于温和水平。特别是种种因素的制约,使得CPI难以出现大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