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经济增速逐季减缓,6月物价指数也从高点回落。经济学家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趋缓,但不会有“二次探底”之忧。未来宏观政策基调不会出现明显改变,不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紧缩力度可能有所放松。
文/表 记者陈海玲
数据分析
工业增加值下滑2.8个百分点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和6月份的主要经济数据。数据显示,经济增速和工业增长值正在下降,物价指数也比5月份回落。
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11.1%;经测算,二季度GDP增速为10.3%,较一季度11.9%下滑1.6个百分点。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6%,其中6月CPI同比上涨2.9%,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分析,CPI增幅比预期下降,主要是因为6月末蔬菜价格快速下跌,但这并不是可持续的。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6月PPI同比上涨6.4%,较上月下降0.73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经测算,2010 年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较上月下滑2.8个百分点。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黔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在第二季度开始放缓,这主要是因为对楼市的收紧政策及对地方政府的投资收紧所致的。工业增加值的下降是因为中国对高耗能、高污染工厂的关停,而工业增加值的下降会令下游的一系列经济供给数据出现下降,包括投资、消费、出口。
市场走势
CPI峰值或在8月出现
宏源证券高级分析师范为认为,总的来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今年来一直比较稳定,为保证经济增长贡献明显,预计随着国家紧缩力度的减弱,工业增加值下滑速度将减缓。预计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呈回落趋势。GDP将继续回落,但回落速度趋缓,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在9.5%左右,仍将远高于8%的年初目标。预计PPI高点已过,但CPI还未见峰值(预计峰值在8月)。
范为表示,考虑到下半年稳定经济的需要,未来M2增速将维持在目前的15%~20% 的区间。预计下半年出口增速将放缓。
美林银行与美国银行中国经济分析师陆挺认为,由于南方正出现洪涝灾害,中国的食品价格正在上升,因此CPI会7月份达高峰,但不会高于3.5%。但此后随着比较基数的上升及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下半年CPI会逐步下降。
王黔说,由于政府收紧信贷,此外楼市调控也会继续,因此固定资产投资会继续下滑。但是就业市场的改善及家庭收入的提高,会使私人消费需求上升。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是外需的弱化及库存居高不下,因为中国的PMI库存量已经上涨到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峰,但是订单与库存的比例却出现了显著的下降。预测全年的GDP同比增长是10%,全年CPI同比增长从原来的3.2%下调为2.8%。
政策展望
夏斌:GDP数据逐季下滑预料之中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指出,要做好下半年经济增长相对上半年下调2至3个百分点的准备,只要坚持年初确定的宏调方向,加上政策微调,中国经济就不会出现“二次探底”。夏斌表示,GDP数据逐季下滑,是政策调控的结果,也是预料之中的事,应该说是正常的。四季度GDP可能回落到9%以内,但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是高增长。
夏斌建议,下半年应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宽松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提高在政策执行中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金霁)
吴晓求:货币政策应中性偏松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下半年政策应该不会有大幅度转向。“货币政策应保持在中性偏松的水平,年内加息和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上调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分析人士称,为确保经济稳定增长,预计下半年财政和货币政策基调将维持不变,也不需要出台“二次刺激”政策,但管理层对信贷节奏的调控力度可能会有所放松。在对楼市调控不放松的情况下,预期政策将加大保障房建议和投资力度。 (金霁)
投行:下半年加息可能性很小
摩根士丹利的王庆预计,下半年经济扩张的步伐会放缓,通胀压力也会放松。因此下半年的政策也基本是宽松的。预计下半年,政府会加速公共房产的投资(但加速度会比以前小)及基础建设的支出来稳定经济增长。
美林与美银陆挺称,今年内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及加息的可能性在下降。尽管经济增长放缓,但是考虑到政府的资源众多,足以缓冲任何经济衰退,因此中国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很低。
宏源证券范为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会比上半年宽松,进一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下降。年内加息几率只有一次,而且是在国际经济复苏形势开始稳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