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1日电 (齐中熙、贾远琨)7月1日上午8时,上海虹桥站至南京站G5000次、南京站至上海虹桥站G5001次高速动车组同时相向发车。世界上标准最高、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一条城际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业内人士表示,沪宁城际高铁贯穿中国城市群最密集、生产力最发达、经济增长最强劲、发展最具活力的长三角核心区域。它与年内将建成的沪杭高铁等,将大大提高区域城市体系的网络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并有利于加快长三角区域合作、联动和一体化进程,为长三角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
客流量超30亿人次,世界最紧张、最繁忙干线亟待扩容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经济联动效应明显,人员流动频繁,商务、旅游、探亲人数逐年递增。根据铁道部的预测,2010年,长三角地区的总客流量将达到30.5亿人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变为55亿人次。
而长三角现有的铁路、公路运输能力已趋于饱和,现有的上海至南京的沪宁铁路,投入运营已经超过100年,利用率早已饱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紧张、最繁忙的干线之一。
“尽快缓解沪宁间‘瓶颈’运输压力,加快推进客货分线运输,充分释放既有线货运能力,早日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目标,建设一条具有世界一流快速、经济、安全、低碳、环保的现代化城际铁路已迫在眉睫。”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
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全面提升长三角国际竞争力,最大限度地提升运输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辐射作用,国家把沪宁城际高铁建设列入“十一五”战略规划。
2005年3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8年5月,铁道部、江苏省及上海市联合签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沪宁城际铁路建设会议纪要》,该项工程由铁道部、江苏省、上海市合资建设。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公司负责设计。
沪宁城际高铁建成后,将极大地缓解地区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满足沿线城镇之间旅客快速出行需要。每天开行120对动车组的容量,不仅可以随时根据不同层次的客流量需求,自主安排车次,更重要的是,它还照顾到了中小城镇的利益和需求。
提高沿线城市1%GDP增长,助推长三角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引擎
资料显示,长三角以全国2.1%的陆地面积、11%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1.7%的GDP、24.5%的财政收入、47.2%的进出口总额。整个江苏省的财富,六成以上产自于沪宁铁路沿线。2009年,沿线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几个城市GDP达到20813亿元,占江苏全省的61%。
“沪宁城际高铁全长301公里,列车最高时速350公里,共设21座车站,像一条项链,将中国最发达的长三角周边的8座城市串起,使上海、南京以及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昆山等城市形成‘同城效应’,必将成为助推长三角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引擎。”王勇平表示。
根据铁路部门对沪宁城际高铁前期市场的调研,该线路可以放大上海、南京等大都市对周边城市制造业的辐射,带动沿线城市餐饮、旅游甚至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研究显示,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将每年提高沿线城市GDP的1%。
沪宁城际高铁开通后,每日安排开行高速动车组120对,运营初期开行92对,上海至南京73分钟可达,比原来节省近80分钟。同时,沪宁既有线货运能力得到极大释放,上海铁路局对沪宁沿线铁路货运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初期即安排在既有沪宁线增开货运列车20对。
“宁沪高速铁路的建成运营呼应了长三角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它与在建的京沪、沪昆、沪汉蓉等高速铁路相衔接,将大大提高长三角区域城市体系的网络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极大释放区域内的客货运输压力,同时大幅度拉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时空距离,扩展长三角地区经济活动空间和生产力辐射范围。”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运输管理工程系主任徐瑞华教授表示。
中国高铁运营里程世界第一
沪宁城际高铁投入运营后,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包括新建高速铁路和既有线提速达到时速200公里以上的线路)达到6920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高速铁路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实力,它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阶段的产物。”徐瑞华说,“高速铁路的研发本身就体现出一个国家整个产业链的研发水平。而且,伴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带来的是整个产业链的联动发展,从而形成集设计、施工、制造、运营管理于一体的成套先进技术。”
目前,我国正在建设之中的高速铁路有1万多公里。包括北京-上海、哈尔滨-大连、北京-石家庄、石家庄-武汉、广州-深圳、上海-杭州等高速铁路以及南京-杭州、广州-珠海、南昌-九江、长春-吉林、武汉城镇圈、郑州城镇圈、京津城际延伸线、海南东环等城际铁路。
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表示,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达到1.3万公里,高速铁路网将初具规模。
届时,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小时至2小时交通圈、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铁路“瓶颈”制约将初步缓解,“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将得到较大改观。
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