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郑新立:中国经济低通胀高增长还能持续
发布时间:2010-6-21 22:18:36
 
文章内容

发展服务业和自主创新

《财经国家周刊》:你一再强调,宏观调控接下来要把重点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结构方面,是否能详细阐述今后应主要在哪些方面推进调结构?

郑新立:有三大方面。

第一是调整消费和投资的比例关系,今年要控制新开工项目,尽可能使已开工项目投产见效益,同时把带动经济增长的热点转移到消费上面。我的想法是,用3~5年时间使居民消费率从现在的35%提高到50%,增加中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民的收入,以此鼓励消费。这涉及到现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希望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尽快出台。

第二,大力发展服务业,争取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第三,加大对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从而形成新的增长点。这样明后年的经济增长会更主动些。

《财经国家周刊》:上述这三个重点领域,要具体通过什么方式、什么手段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我们已经提了很久,但具体的突破口在哪里?

郑新立:首先要运用好分配杠杆:一是税收;二是财政转移支付;三是打破垄断,允许社会资金进入,让更多人分享垄断利润,让社会资源能够合理分配。

其次,建立有利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包括财政体制、税收体制和金融政策,以及对地方政府和干部、企业的考核标准,等等。

再次,应通过对海外投资打破资源能源瓶颈,通过国际市场的竞争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引进技术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造出口需求。

在发展服务业方面,我认为,鼓励民间投资的“新36条”便是很好的突破口。新36条的其中一条:允许社会资金发起、兴办一些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各种贷款机构。这是体制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将会是下一步金融体制改革以至整个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中国第三产业滞后,民营企业发展需要资金支持,而鼓励群众创业,最大的瓶颈是小额贷款,缺乏资金支持,我们迫切需要发展小型金融机构。

如果小额贷款公司这种金融机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群众性创业活动随之就能很快活跃起来,民间的经济活力就可以被激发出来,这是中国未来10-20年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但还需要上述文件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地方需要落实实施细则。

改革重点在社会领域

《财经国家周刊》:5月底国家发布了《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你认为,今后一段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郑新立:应把改革重点放在社会领域。目前中国消费不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主要是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三块。

如果说一般商品的供求关系基本是供过于求或供求平衡,那么,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这些公共产品总体上是供不应求的。而供给不足的原因在于投入不足,投入不足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体制改革滞后导致社会资金无法进入。

但社会体制改革比经济体制改革还要复杂些,必须根据各行业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政策。既要避免这类产品的价格过度提高,又要吸引社会资金的进入,保证社会资金和财政资金共同增加投入,或者运用财政资金去引导社会资金增加社会事业投入,增加供给,从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 ·郑新立:中国经济低通胀高增长还能持续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