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4月9日电 (记者杨一苗张芽芽孔晓涵)正在此间举行的第十四届西洽会上传出信息:协调推进城市化将成为东西部区域合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城市化先行一步的东部沿海省份将对西部进行帮扶。
8日在西安举行的第一届东西部合作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表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东西部合作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而新形势下的东西部合作应把协调推进城市化作为重点。”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量、基础建设、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展。今后十年是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将成为发展主线。
侯云春表示,推进城市化有利于促进东西部地区资源整合、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就业扩大、民生保障,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增长到2009年的46.6%,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的状况有一定改善,但中国的城市化远未结束。
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指出,城市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可以起到增长极的作用,东部地区发展就主要靠城市带动,而西部地区目前仍缺乏大城市群的聚集效应,城市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将进一步加大西部重点区域开发力度。着力培育经济基础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重点经济区,形成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高地,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石英认为,围绕城市化进行的区域经济发展将成中国西部地区发展趋势。
正在建设中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涉及陕西和甘肃两省的西安、咸阳、渭南、天水等地,在本届“西洽会”上各地纷纷推介优势产业和优质项目,包括高新技术、能源矿产、农业等,希望吸引东部地区和境外资本,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
据介绍,2010年陕西将在关中地区安排290个重点投资项目,投资规模达1110亿元。西安市副市长董军介绍说,未来10年西安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发展潜力巨大。
与此同时,东西部地区的产业合作、东部地区对西部的对口帮扶和人才培养、东西部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等,都成为深化东西部地区合作、协调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方面。
在东西部合作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表示,东中部地区应对西部地区建立经济援助、干部支援、人才交流等全面对口支援机制。他还透露,中国即将出台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意见,在财政税收、土地利用、配套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东部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出席论坛的多个省份负责人都表示,将加强工业园区和经贸园区合作建设、资源要素基地建设等,扩大东西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据介绍,目前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已形成了若干中心节点,具备了一定基础。除了成渝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这三个《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设定的重点经济区外,还有呼包鄂经济区、滇中经济区、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等区内经济重点发展地区。
甘肃省副省长刘永富进一步建议,建立以兰州、银川、西宁三个西部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为核心的经济合作发展区域。
专家指出,东西部合作协调推进城市化大有可为,要以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基础,以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为支撑,并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结合。
侯云春说:“中国东西部地区资源禀赋不同,通过进一步探索合作新途径,东西部合作将展现更加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