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内4月9日电 (记者 孙浩 李勍) 第16届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峰会9日在越南首都河内国家会议中心闭幕。与会领导人重申,要尽快落实《东盟宪章》内容,如期于2015年建成由经济共同体、政治安全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为三大支柱的东盟共同体。观察家们指出,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要实现这一目标,东盟各国必须在今后五年携手冲刺。
规划行动 突出落实
由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均衡,部分国家在领土等方面存在争议,各成员国都有必须面对的内部难题,加之全球政治格局与经济形势不断变化,东盟一体化进程要在五年后达到既定目标面临不少困难。
在此情况下,东盟自然需要拿出更强烈的务实态度和更多的切实行动。“从愿景到行动,迈向东盟共同体”因此成为本次峰会的主题,“落实”和“务实”两词在峰会上频频闪现。
东盟轮值主席国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在峰会之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东盟各国表示将进一步提高效率、落实现有各项协议,把《东盟宪章》规定的目标转化为现实。他指出,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各国携手行动,以务实的措施分步骤实现相关目标,落实相关计划。
为推动一体化进程,本次峰会有史以来首次汇聚了东盟成员国领导人和东盟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三大共同体的相关官员。会上,东盟推动及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会议还签署了《东盟宪章框架内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确定在《东盟宪章》框架内以规则来解决各成员国间的争端。
推动自贸促进复苏
回溯历史,经济一体化是东盟各成员国共同诉求的起点,也是实现一体化最为务实的着力点,直接牵动着各国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无可否认,东盟的经济一体化目前仍面临诸多现实难题,例如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悬殊,重要产业同质性较强。一体化进程的提速难免会增加地区内部的摩擦。
设在新加坡的东南亚研究所东盟研究中心主任、东盟前任秘书长鲁道夫?塞韦里诺本月初撰文说,本届峰会首要任务就是由各国领导人为地区经济一体化提供充足动力。为此,峰会发表了《东盟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联合声明》,重申以下共识:缩小东盟内部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并继续加强东盟积极参与下的东亚经济和金融合作。
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离不开自由贸易。东盟各国已在自由贸易区建设、投资、金融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印尼、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新加坡6个东盟老成员国从今年1月开始实行贸易零关税。但是部分国家出于保护本国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考虑,仍有可能拖延按规定降低关税时间。自贸区成立伊始就出现贸易保护主义苗头,这无疑将影响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
为此,东盟官员在峰会期间发出呼吁,敦促各成员国及时准确地执行已签署的一系列经贸合作协定,加强落实《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框架内的具体措施。峰会还强调了地区间“连接性”的重要意义,敦促各国继续筹划推出“基础建设基金”,以促进包括交通和通讯在内的基础设施连通。
内求协调外求合作
本届峰会签署了《东盟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目的就是要与国际社会一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本次峰会再度强调,应继续加强东盟内部和东盟与对话伙伴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增强本地区应对疾病、灾害、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挑战的能力。
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指出,东盟已成为地区事务的重要参与者,是世界主要国家及国际组织不可或缺的伙伴。东盟正积极与对话伙伴商讨举行第二届东盟-俄罗斯峰会,第三届东盟-联合国峰会以及第二届东盟-美国峰会,并继续举行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的10+1峰会。
东盟秘书长素林认为,在国际新形势下,东盟需要扮演起负责任的角色,来确保自身经济强劲和可持续的发展。其中,由于东盟在自身发展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东亚合作可以通过利用或发展现有的东盟合作机制来开展。塞韦里诺则敦促东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共同总结出可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亮出的“东盟观点”。他认为,仅仅“出现”在今年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对东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