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发改委:一季度CPI将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发布时间:2010-4-9 23:40:02
 
文章内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近日发布报告预计,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将保持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现有水平上将略有下降,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涨幅在2%-2.5%之间,处于温和上涨区间。

今年以来,中国出现多次大范围暴风雪等恶劣天气,2月份以后各地雨雪天气依然偏多,造成鲜菜、鲜果、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运输受阻,供应减少,价格持续大幅上涨,春节之后也无明显回落。

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涨幅比1月扩大1.2个百分点。尤其是直接关系老百姓“菜篮子”的蔬菜、水果价格上涨较多,引起了一些担忧。

但权威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水果、蔬菜、水产品等鲜活农副产品价格将开始季节性回落。受供应充足、需求减弱等多种因素影响,猪肉等价格也将继续下跌。节后国内生产资料价格虽有所上涨,但对下游消费品价格影响有限。

商务部“商务预报”发布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显示,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从2009年11月8日的117.42点持续上升到今年2月21日的127.77后,已经缓慢回落到3月28日的125.18。3月22日到3月28日一周,除了蔬菜、水果、粮食价格略有上扬,鸡蛋、肉类、水产品、白条鸡、食用油等产品价格都有所下降。

此外,物价上涨还来自成本推动。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2010年,国际大宗基础性商品价格上涨有可能推动中国价格上涨,另外,中国为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环境,要实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这也将推高物价。

不过,许多行业产能过剩也是抑制中国物价上涨的良好基础。中国农业连续六年丰收,农业与粮价的稳定也为物价的稳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认为,当前存在的影响物价变动的不确定因素包括: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可能加剧;近年来恶劣天气增多,自然灾害对市场价格水平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当前生猪价格快速下跌可能引发周期性波动。

“今明两年,我国经济将进入新的繁荣期,通胀威胁以及资产泡沫问题是我国经济但面临的重大挑战,但通胀威胁近期内看还不是很大。”中国经济改革基金会秘书长樊纲说。(王优玲 王敏)


相关文章
  • ·发改委:政府有能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 ·发改委:一季度CPI将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 ·湖北发改委:12万亿投资资金能筹集 2012前实施
  • ·北京发改委:阶梯水价将以家庭月用水量计算
  • ·发改委:2月CPI环比上升1.2% 仍处正常范围
  • ·发改委:预计一季度CPI平均涨幅在2%-2.5%之间
  • ·(快讯)发改委: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万亿
  • ·(快讯)发改委:1-2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超万亿
  • ·发改委: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万亿
  • ·发改委:区域振兴规划并非着眼地方利益
  • ·发改委:价格工作最大亮点是维护人民利益
  • ·发改委:一系列区域规划推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