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西南五省大旱 “滇东粮仓”告急
发布时间:2010-3-23 19:02:51
 
文章内容

西南五省大旱 “滇东粮仓”告急

昨日,云南省陆良县,一男子牵马走过干涸的水库。南方报业报道小组摄

西南五省大旱 “滇东粮仓”告急

西南五省大旱 “滇东粮仓”告急

71岁的祝新文背着沉重的水箱走在回家的路上。郭现中摄

“全县小春作物受灾面积高达99%,基本绝收已成定局”。这是昨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西南干旱报道小组从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了解到的情况。陆良县是国家和云南省的商品粮和商品猪基地之一,有“滇东粮仓”之美誉。

但自2009年8月以来,陆良县正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其气温持续偏高、降水极少、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干旱程度之深、旱情发生范围之广、影响及损失之大,均创下了自上世纪50年代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的“历史之最”。

小春作物基本绝收

昨日下午,报道组驱车前往曲靖市陆良县,这也是温家宝总理此次视察旱情的重点地区。记者一路发现,公路两旁干涸的红土地成片成片裸露在阳光下,偶尔依稀可见几片绿色点缀。

陆良县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如此介绍,“陆良是云南省最大的坝子,有‘滇东粮仓’之称,也是云南最大的蚕桑、烤烟、生猪基地县。”

但谈到目前旱情,该负责人顿时眉头紧锁。因为占全县GDP逾三成的第一产业正遭受干旱的吞噬。截至3月17日,全县小春作物受灾面积达52.99万亩,占总播面积53.56万亩的99%。其中成灾42.54万亩,占受灾面积的80.28%;绝收25.14万亩,占受灾面积的47.44%。

该县预计,小春作物产量损失14693.75万公斤,经济损失25084.85万元。其中,小春粮食作物产量损失10114.5万公斤、经济损失16620.4万元,小春经济作物产量损失4579.25万公斤、经济损失8464.4万元。

125天无有效降雨

“去年从八九月份开始降雨就很少了,进入11月份就基本没有!”该负责人表示。

该县遭遇的干旱持续时间之长也是有记录以来之最。自2009年11月22日至2010年3月22日,县境内连续125天无有效降雨。

气象统计表明,2009年全年该县降雨量仅为650.1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少324.4毫米。由于降雨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加之近段时间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全县的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旱情,部分地方人畜饮水困难,抗旱形势极为严峻。

城区限量限时供水

记者还了解到,从3月1日起,曲靖城区每天实行片区定时供水,同时对全市数百家洗车场和桑拿洗浴场所的用水都进行关停,恢复供水时间视城区供水形势而定。

“陆良城区居民用水也受到了限制,每户都采取限量限时供水,晚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是停止供水的。”陆良县负责人表示,同时持续干旱也使得可用水越来越少,“只能支撑到4月底了!”

云南省陆良县大莫古镇:

水库底朝天,从来没人见过

昨日下午,报道组来到受灾严重的曲靖市陆良县大莫古镇,该镇党委副书记陈自文告诉记者,镇里共有12个村、5.2万人口,其中缺水人口为2万,需要外部送水的多达5000人。

据介绍,自2009年8月以来延续至今,全镇遭遇百年未遇特大旱情,致使冬春作物基本绝收,人畜饮水困难,春耕生产缺水严重,全镇抗旱形势异常严峻。

据了解,大莫古镇共有5件小(一)型水库、13件小(二)型水库、35个小坝塘,设计总库容1620万立方米,正常年景可蓄水1200万立方米。

陈自文告诉记者,由于旱情日益加重,有2件小(一)型水库、4件小(二)型水库和35个小坝塘枯竭,其他水库蓄水300万立方米,不足历年同期的1/3。按惯例计算,2010年全镇农业生产用水缺口高达1017万立方米。

陆良县德格海子水库库容160万立方米,由于持续干旱已干涸见底。20日下午,温家宝曾来过这里。记者现场放眼望去,水库库底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裂痕一望无垠,近看密密麻麻的泥块像梅花桩一样,裂痕深度足有二十厘米,上面还依稀可见干枯死的河蚌。

“这还没有人见过它彻底干枯”,陈自文告诉记者,这个水库估计有120多年的历史,但村里没人见过它干涸成如此模样的,“80多岁的老人都摇头说没见过”。

在干枯的德格海子水库,57岁的村民朱小胖正在往牛车上装水库泥土。由于池塘水库干涸,农作物无水灌溉,小春作物基本面临绝收。但朱小胖仍不放弃,他在抗旱的同时还来装泥土,准备拉回去种植玉米等耐旱作物。

面对干旱导致收成无望,村里年轻人很多都开始外出谋生。“我的3个女儿和3个女婿春节后都到广州去打工了。”朱小胖告诉记者。

云南地下找水突击专业队24小时作业

井深打到50层楼那么高

在大莫古镇戈衣村村口拐弯处,远远就能看到高挂着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彩旗。据了解,他们是云南省首批抗旱救灾地下找水突击专业技术队之一,旱情发生后,他们单位派出13支找水队,已有一支成功在晋宁完成任务。而这一支负责在戈衣村打取地下水。

队长赵冲全告诉记者,该处是大莫古镇最佳地下水取水点,预计投资70万元在此打水,目前已经打到120米,200米到250米可能打到地下水,一天可以打15米左右。

该队共13人,分两班日夜24小时不停歇作业,由于地下有大量白云质石灰岩,打井难度较大,为此磨坏了两个金刚石钻头。

赵冲全说,现在已经打了12天了,井深也有145米了,相当于50层楼那么高。在打到90米的时候,就已经出水了,但是水量不够,虽然现在的出水量达到了200多立方,但距离每天出水500立方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可能要打到200米,估计还有8天吧。”

贵州省水城县猴场乡:

七旬老人下山背水

早上8时,71岁的祝新文柱着一根拐杖,背着一个30升的水箱,一步一步地走下山。白色的头发和粉色的上衣,在荒芜的梯田里显得格外醒目。

他是苗族人,属于贵州水城猴场乡补那九族。他的前半辈子是在山洞里度过的。去年年初,他们14户人家住进了政府新建的平房。新房子坐落在梨口岩,背靠大山面向天,通上了电,但没有通水。

祝新文绕过层层叠叠的梯田,来到山腰子的一口井边。对于他们全村人而言,以前是靠天吃饭,下雨的话积点水,可以用很久。但是,去年7月,他们收完田里的玉米之后,就没有下过一滴雨。土地变得荒芜,山里的三口井变成他们主要的用水来源。

祝新文放下身上的水箱,把井上的盖子移开,蹲下身子,用勺子舀起一瓢水。井很浅,水更浅,他的勺子几乎能碰到井底。他的动作很慢、很轻,勺子里的水像一股细流静静流入水箱。大约舀了十勺之后,勺子能舀到的水越来越少,他轻轻地把勺里的野草捡起,把小半勺的水倒进水箱。之后,盖上井盖。这半箱水,他整整舀了五分多钟。

如果三口井都打不到水,就只能去谷底的河里挑水,这一来一回就是五个小时。

山上的梯田,以前种些小麦和玉米,但是现在地太干了,种不了,都荒着,黄了。今年的玉米还是去年收获的。张英周松柏

天气+

黔桂虽然有雨旱情仍将持续

据新华社电记者22日从中央气象台获悉,23日至24日,广西大部、贵州大部将有小雨或阵雨;但未来三天,云南、贵州西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西北部等旱区仍无有效降水,云南、贵州、川西高原南部、广西西北部等气象干旱区旱情将持续或发展。

为此,中央气象台22日18时继续发布干旱黄色预警。根据3月22日监测,云南中部、北部和东南部、贵州中部和南部、广西西北部等地存在重度以上气象干旱。

捐赠

资金到位33189.035万元

记者获悉,截至昨日18时,云南省接收救灾捐赠办公室、云南省慈善总会和省红十字会共接收实际到账捐款16709.035万元;大米25.235吨(价值87972.5元);食用油2桶(价值100元);矿泉水6347箱(价值132720元);饮料42044件(价值1587094元);牛奶6040件(价值300026元);药品275件(价值1151472元);方便面1684件(价值50000元);婴幼儿奶粉80件(价值100000元);衣物3935件,图书100本。自“献爱心·抗旱救灾”捐助活动开展以来,共到位捐赠资金33189.035万元。

情系云南旱情我们携手出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云南抗旱采访团昨日启程

一瓶500ml的水,在城里几乎不被大多数人看重,但在遭受干旱困扰的地方,这瓶水有可能是一个人一整天的饮水,这场百年一遇的旱灾,对于云南来说几乎是猝不及防的。云南的旱情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这样的旱情将给一个西南边疆且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云南普通的民众因为旱情遇到了怎样的困境?这场旱灾还将持续多久?

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3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来到最重灾区云南曲靖视察。“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群众的生活用水,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要不惜代价尽快缓解人畜饮水困难,绝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温家宝总理的一席话,给了大旱之中的云南人民极大的鼓励。

为此,由云南信息报发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多家媒体共同组成抗旱采访团,有针对性地分赴干旱最严重的地区进行实地采访,以期获得最直接、最全面、最真实第一手资料,让全国更多的人了解、关注云南的旱情,并向云南伸出援手,共同对抗这场严重的天灾。

此次采访,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南都周刊、云南信息报,南方网、奥一网、南都网、云信网,共派出17名记者。

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采访团将兵分两路,一路北上,从温总理到过的陆良开始,走访曲靖沾益、宣威、会泽;一路西进,从昆明到楚雄南华到元谋,再到大理。从今天开始,采访团将推出系列报道,全面、深入地报道云南旱情。

南方报业报道小组

黄应来张晓青韩海阔徐凯李子映杨映波赵永峰

云南昆明、曲靖报道

统筹:姜玉龙赵佳月

[责任编辑:Jackxiao]


相关文章
  • ·[组图]西南五省大旱 “滇东粮仓”告急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