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泛珠东盟·新南行记”粤桂滇黔党报跨省联合采访活动,是4省区“媒体先行、引领舆论”的积极探索和尝试,是省级党报新闻交流合作、相互促进的创新之举。
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逐步深化,以及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际大通道的开辟,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平台,对接东盟,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实现与东盟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已成为泛珠区域合作省区的一致共识和积极实践。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作为把握导向、引领舆论的党报,要以更高的起点、更广阔的视野、更创新的思维、更独特的视角、更鲜活的形式、更扎实的深入,放眼前沿,探索、记录、展现区域合作新篇章,为时代发展鼓与呼,更好地履行党报媒体的责任与使命。
即日起,本报记者将随四省联合采访团走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省,沿路为读者呈献“泛珠东盟·新南行记”系列报道。
南方,我国的一片经济热土;西南,我国的一大富矿。
清晨,山风凛冽,海拔1850米的云南至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楚雄换流站里,一群年轻的电力工程师正紧张有序地进行送电操作。从奔流的大江中采撷的清洁水电,从这里开始,通过一条1373公里长的输电线路,以目前最大达260万千瓦的输送能力,每天源源不断送到广东负荷中心。
这是去年底投产的世界第一个±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至此,南方电网目前已形成“八条交流、五条直流”共13条500千伏及以上的西电东送大通道,西电东送最大电力超过2300万千瓦。
这是我国南方(广东)与西南(贵州、云南、广西等)形成区域性互补合作的典型。事实上,随着区域经济越来越被重视,泛珠三角省份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
泛珠的互补
“泛珠东盟·新南行记”采访组由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四省区主要报社的记者联合组成,近日走访了新南行的第一省———广东。
四省记者在西电东送的变电站现场,深深地感受到泛珠合作的科学发展性。据统计,西部大开发10年来,西电东送电量累计达5432亿千瓦时,2003年以来,西电东送电量累计达497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三成左右。
“我国西部资源丰富、经济相对落后,东部经济发达、能源资源匮乏,这一特征在南方电网覆盖的区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5省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副局长王远游介绍说,“通过实施西电东送,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是东西部优势互补的共同呼声。”
据南方电网统计数据显示,西部的云南、贵州两省一次能源保有量占90.5%,而东部的广东仅占3.5%,但是广东经济总量占近七成,全社会用电量是其他四省区总量的1.6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分布极不平衡。
西电东送为用电大省广东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的同时,也使贵州走上了一条电力强省的金光大道。
据统计,2009年贵州总装机容量达到2809万千瓦,比2000年的624万千瓦净增2185万千瓦,发电量年均增长25.5%,在夏季广东用电高峰时期,已占到广东省日用电负荷的12.9%。全省煤炭电力行业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达到34%,电力工业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达到22.1%,电力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以上,名副其实地成为贵州省第一支柱产业。
不仅如此,由于贵州西电东送的电源点大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电力项目的建设解决了当地一大批村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
泛珠的东盟战略
“泛珠的合作,是以珠三角为中心,辐射内地的合作,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社科院竞争力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教授在接受四省媒体联合采访时,如此表述泛珠四省合作的意义。
丁力强调表示,在泛珠的合作中,重点不仅在于国内省份的合作,还应该在与东盟的合作上,努力再做文章。“事实上,目前广西、云南等省份已经紧紧捉住东盟大做文章。借助东盟这个世界最有潜力之一的新兴市场,不仅对泛珠这个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这更是关系到国家的南面———东盟战略。”丁力说。
广东是我国第一经济大省,而在地理上又是最为接近东盟的省份之一。瞄准了东盟6亿人口,精明的广东人早就打出东盟牌。
2005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曾先后10次率大型广东省代表团及经贸代表团在东盟国家举办大规模经贸活动、平均一年出访2个东盟国家,频率之高全国罕见。
其中,2005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张德江率团先后在泰国、印尼和菲律宾举办了经贸合作洽谈会;2007年9月,黄华华省长率团在马来西亚举办了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200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主政广东以后,首次出访就选择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东盟四国,在东盟掀起了“广东旋风”。去年10、11月,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又分别率团出访泰国、越南,掀起广东—东盟经贸合作热潮。
据统计,自2005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启动降税进程以来,广东与东盟进出口年均增长19.4%。2008年双边贸易额突破600亿美元,占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的1/4强,居国内各省区市首位,并首次超过日本,成为继香港和美国、欧盟之后广东省第四大贸易伙伴。去年1—11月,广东对东盟出口实现了6.2%的正增长。
广东省外经贸厅副厅长朱泽南表示,随着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广东也正在计划在近期进一步深入推进与东盟合作。
朱泽南透露,广东将在近期进一步制定与东盟国家经贸、投资合作规划,大力提升广东与东盟双向互动投资、贸易、文化、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水平。
不仅如此,广东还将扩大与东盟国家贸易规模,在东盟建成若干个自主品牌生产基地和一批广东商品营销中心(商品城),带动优势产品出口。
“据我所知,云南、广西这些西南省份实际上比我们更早、更详细地考虑了与东盟的合作。”朱泽南表示,与东盟的合作,广东不能单打独斗,还需要加强与西南兄弟省份的合作,共同推进泛珠与东盟的合作。
南方日报记者 黄颖川 专题统筹 谢思佳
[责任编辑:Jack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