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交通业:规模持续走高 民资前景堪忧
发布时间:2010-1-19 17:50:40
 
文章内容

交通业:规模持续走高 民资前景堪忧

作为扩大投资的重点,2009年,我国综合交通产业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建设,全年完成固定投资11300亿元,拉动GDP增长0.5%;2010年,预计将有更多的项目投产,基建规模之大还将再创新纪录。但与此同时,民营资本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命运却令人担心。

作为扩大投资的重点,2009年,我国综合交通产业在四万亿投资的带动下,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建设,以武汉-广州、郑州-西安等客运专线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项目建成投产,全年完成固定投资11300亿元,拉动GDP增长0.5%;2010年,预计将有更多的项目投产,基建规模之大还将再创新纪录。但与此同时,民营资本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命运却令人担心。

基建规模之大罕见

在过去的2009年里,铁路成为扩大投资首屈一指的重点,完成基本建设同比增长79%,达到6000亿元的空前规模,一年超过“九五”和“十五”铁路建设投资总和;全年投产铁路新线将达5600公里,营业里程将达8.6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2010年的建设规模,在去年的基础上还要加速。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823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元,同比增加近17%。2010年底,全长1300多公里、总投资2209.4亿元的京沪高铁将全线贯通,铁路营业总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电气化率、复线率将达到50%,将有1.3万公里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投入运营,基本建成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全国快速客运网,并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及其他城市密集地区的城际铁路系统。

今后三年每年的投资规模也不会低于7000亿。目前,中国铁路客运专线在建规模已达1万多公里。

2009年中国铁路还全面开启了高铁时代大幕。继2008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客运专线运营后,2009年相继有合肥—武汉、武汉—广州、郑州—西安三条中长距离的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这些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将形成以北京为中心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1小时至8小时交通圈,旅客买票难、乘车难的现象将得到缓解,民众出行更加便利,而铁路运输瓶颈制约亦将大为缓解。铁路运输瓶颈制约将大为缓解,各地之间的经济交往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公路领域,2009年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依然保持高速发展态势。随着中东部地区高速公路网络的完善,建设重点向西部。其中四川省2009年共开通建设10条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1260公里;2010年新开工建设总里程16000公里,取消收费的二级公路10万公里。

随着高速公路网的日益完善,公路、铁路、民航三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骨架,发挥了先行带动作用,彼此之间也形成了既竞争有合作的互动关系。

轨道交通方面,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途径,2009年掀起了建设热潮。先后有北京地铁4号线(9月)、上海地铁7号线(12月)等开通运营;除了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城市保持大规模外,类似许多省会级城市甚至非省城如无锡,也加入了建设地铁的热潮中。

近期,国务院共批复了22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规划,总投资达8820亿元。根据规划,2010年,中国城市轨道数量将达到55条、里程1500公里;而到2016年我国将新建轨道交通线路89条,总建设里程为2500公里。

民航率先盈利铁路提价扭亏2009年,我国民航业,我国民航业在全球率先走出危机实现赢利,实现营业收入212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4亿元,比上年减亏增盈392亿元。

据中国民航局统计,截至11月,全民航旅客运输量累计达到2.1148亿人次,首次突破2亿大关;11月,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累计同比增长0.2%,由前10个月的负增长首次“转正”。

国内“三大航”此次顺利挺过危机时期,南航和国航盈利颇丰,东航在合并上航后,在国内的市场占有额得到了明显提升。三大航的抢眼,是中国民航业2009年整体盈利能力位居世界第一的重要保障。

随着民航赢利局面到来,地方政府投资民航热情高涨。鲲鹏航空接受河南省政府注资、更名“河南航空”大局已定;深航年初与昆明市政府联合推出“昆明航空”;天津市政府携手海航集团打造“天津航空”。

与民航相反,铁路由于近年来折旧、维修、材料等费用不断上升而运价相对较低等原因,导致去年、今年铁路运营连续两年出现较大亏损,其中08年亏损80亿,2009年亏损约200亿元。为了扭转亏损局面,铁路已经于去年12月 13日起提高货运价格来弥补亏损,平均每吨公里将提高7厘。

除了经营亏损外,由于大规模的举债建设,铁路资产负债率日益提高。中信证券研究员谢从军分析,若铁路维持目前的资金格局和建设步伐,到2020年,其债务累计将接近3万亿元,资产负债率70%以上。

铁路的巨额投资,大部分用于修建高速铁路。随着高速铁路的强劲发展,铁路和民航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中短途内获得性价比优势。比如成渝城际客运开通后,拥有19年历史的成渝航班停飞。但在1000公里左右的航线,双方几乎势均力敌。为迎接武广客运的挑战,南航开通了价格更低、班次更密集、服务质量更高的“空中快线”应战……高速铁路的出现,使得铁路与民航在高消费旅行领域重新划分“势力范围”:铁路的优势地位从传统的300公里以下挺进到1000公里以内,民航的快捷优势则退缩到1000公里以上。3小时运营范围内线路,动车组性价比胜过航班。

随着高速铁路相继投入运营,春运、暑运及“黄金周”期间的一票难求现象将逐步得到缓解。但是,高速铁路投资超过常规铁路造价的3倍以上,由此带来了高票价与广大工薪阶层承受力的矛盾。中低消费者担忧:铁路为了保证高速铁路的上座率,将减少普通列车的数量,消费者不得不大幅提高旅行成本。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图文]交通业:规模持续走高 民资前景堪忧
  • ·美经济前景堪忧 商品反弹戛然而止
  • ·美经济前景堪忧商品反弹戛然而止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