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统计数据显示价格水平仍低位运行 尚无通胀
发布时间:2009-12-14 17:27:34
 
文章内容

中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记者 冯雅)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5时50分报道,由于食用油、猪肉等价格近期出现上涨,有些地方出现了囤粮囤油的现象,对此,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表示,这种恐慌完全没有必要。

11月份CPI同比增长0.6%,这是今年在持续九个月的负增长之后首次转正,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魏贵祥介绍,今年,食品类在我国CPI中的比重是32.79%。其中猪肉在食品类中占比9.26%,在CPI中的比重是3.03%。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在11月份,食品价格上涨达3.2%,比10月份1.6%的增幅扩大了一倍。因此,这次CPI转正主要是受食品、居住价格上涨带动。但是现在并不存在通货膨胀,当前价格水平还在低位运行。

据国家统计局介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反映居民经常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选择的600多个代表商品和服务项目,按用途将其划分为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等八个大类,262个基本分类。实际生活中,居民家庭消费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其重要程度不同,因此必须对每个商品或分类设置不同的权数,以代表居民家庭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中每一个项目各自的重要性。CPI调查的商品和服务,以及各项权重,主要来自于全国13万户城乡住户(城镇6万多户,农村近7万户)的调查结果。总体来说,CPI反映的是中国普通家庭每个月最典型的采购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情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因此,我国在确定每5年对产品分组目录及其权数进行全面更新的基础上,每年都根据居民消费支出变动情况对权数进行及时的、个别的调整和修正。2010年是CPI权重调整年,届时将对CPI权重进行全面更新。

由于目前国内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不少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所以供需上不会导致通货膨胀,我们所担心的国内过多的信贷投放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它有一个时间滞后问题,这个时间大概是3个季度左右。明年物价上涨的幅度可能不会太大,但现在还无法判断国际上一些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对于国内CPI变化有何影响。

[责任编辑:Jackxiao]


相关文章
  • ·统计数据:价格水平仍在低位 目前不存在通胀
  • ·统计数据显示价格水平仍低位运行 尚无通胀
  • ·11月统计数据前瞻:三大指标将现拐点
  • ·我国拟规定统计数据公布前单位个人不得泄露
  • ·人民日报:怎么看公布的统计数据
  • ·统计法规定: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数据为准
  • ·统计法修订草案:统计数据不一致不得公布
  • ·统计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比任何时候都紧迫
  • ·统计数据显示:经理从业年限左右基金业绩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