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发改委:产能过剩主因是市场信号失灵
发布时间:2009-12-3 19:15:26
 
文章内容

发改委:产能过剩主因是市场信号失灵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 摄影:中国网 王锐

中国网12月3日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今日召开“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表示,在保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结构调整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熊必琳指出,当前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运行出现的困难,固然有国际金融危机不可抗拒的影响的外因,也有我国工业发展方式粗放等一些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在市场形势突变的刺激下集中暴露的内因。这些行业虽然各具特点,但集约化程度低、自主创新能力弱、国际竞争力不强,大多数的产品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低端,大而不强是其共性问题。从产能利用率看,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5.8%、75.3%和96.8%,分别较全球平均水平低2.4、0.4和1.5个百分点,同时还有庞大的在建和拟建产能。

我国走出“短缺经济”后,产能过剩问题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出现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信号失灵,企业很难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导致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作为发展中大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很难从宏观和总量上保持供需平衡,出现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有客观必然性。当前的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问题是过去经济高速增长时积累下来的老问题,也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外需急剧萎缩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熊必琳说,温家宝总理在浙江等地调研时多次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今和今后我国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加快推进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内需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

他强调,在当前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有必要加深对基本国情、所处发展阶段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认识,进一步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坚决抑制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在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的同时,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为经济增长打下更加坚实、牢固的基础。

[责任编辑:Jackxiao]


相关文章
  • ·发改委: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措施效果正显现
  • ·发改委:钢铁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形势向好
  • ·[图文]发改委:产业振兴规划效果显现 钢企扭亏为盈
  • ·[图文]发改委:产能过剩主因是市场信号失灵
  • ·发改委:单位GDP能耗总量降20%目标基本完成
  • ·发改委:未开工水泥和平板玻璃项目不得开工
  • ·发改委:将恢复征收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
  • ·发改委:中国将步入“有预期无通胀”时期
  • ·发改委:成品油提价幅度考虑用户承受能力
  • ·发改委:创投业快速起步 或有10倍发展空间
  • ·发改委:4万亿不会“挤出”民间资本
  • ·发改委:4万亿投资不会挤出民间投资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