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2000亿城投债过度包装 地方债务风险加剧
发布时间:2009-12-3 19:15:46
 
文章内容

12月2日,来自中央债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债登”)的一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国共发行地方企业债券共计1971.33亿元,这其中绝大部分是被称为“准市政债”的城投债。

如此规模,已和今年国家代发的2000亿元地方公债相当。

记者同日从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了解到,今年前11个月,各地城投债即发行了106只,而全年融资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相比之下,去年全国城投债发行数量为24只,融资规模为406亿元。

迪拜危机殷鉴不远。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徐林最近警告,一些城投债“过度包装”,加剧了风险。

城投债“过度包装”

12月2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财金司了解到,刚刚过去的11月,全国共发行了17只企业债券,其中13只是城投债,发行规模为185.5亿元。

这几乎相当于去年城投债发行总量的一半。今年1-11月的发行量,超过了此前四年的发行总额。与此同时,城投债的发行期数占企业债的比例,亦从2008年的26.2%迅速上升至11月的76.5%。

“城投债发行数量急剧上升,反映了地方巨大的融资压力。”上述中部某省发改委官员告诉记者,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要求地方设法配套1.2万亿以上的资金,这令地方政府不得不借助已有的政府性基建融资平台申请发债。

以湖北为例,前四批中央新增投资中,湖北省累计争取到约150亿元,列全国第4位;9月4日,地方债发行收官,湖北亦获得三期共81亿元的地方公债额度——但这些对于总数达6967个、总额数千亿的省内新增投资项目来说,不过杯水车薪。

“大部分的资金要靠发行城投债和银政信合作方式来筹措。”一位地方大型金控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

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徐林最近公开强调,要关注城投债规模过大引发的潜在风险。他表示,城投债发行过程中的“过度包装”,让风险更加突出。

“不少城投公司为了能顺利发债,都会在发行前向城投公司注入各种资产。”某债券承销商告诉记者。

记者从最近发行的城投债的募集说明书中看到,发现了不少突然变得“光鲜“的报表。

例如,发行总额10亿元的“2009汾湖债”,其财务数据显示,发行主体苏州汾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08 年末的净资产为292,011.83万元,比2007年末增加183663.98万元。

但记者随后从募集说明书查证,其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汾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先对公司以货币方式增资50,000万元,随后又以股权10,801.73 万元和实物资产145058.23万元作为对公司的投入。几番下来,政府累计增资达205,859.96万元。

另一方面,尽管其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均为正值,但其中计入了开发区管委会对公司的财政补贴。公司2007年和2008年从政府获得财政补贴的收入,分别为3500万和11927万元。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2000亿城投债过度包装 地方债务风险加剧
  • ·[图文]郑渊洁年入2000万居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
  • ·四川中小企业融资难 2000亿资金缺口待解
  • ·智光电气拟定向增发不超过2000万股
  • ·商品基金经理称未来3年金价达2000美元/盎司
  • ·部分内地富人投资香港打折股票 人均亏2000万
  • ·前9月偏股基金募资已经超过2000亿
  • ·2000亿地方债收官 未给地方经济带来实质支持
  • ·[图文]业内预计减产2000万吨 玉米期货一年来新高
  • ·南京“抢房”有蹊跷:未开盘登记客户超2000
  • ·(基金)广发基金拟自购旗下广发核心精选2000万元
  • ·隔夜伦敦铝暴涨4% 一举破2000美元/吨关口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