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报记者:
钢铁行业也是跟汽车行业息息相关,刚才提到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的发展也在变化,汽车行业目前是不是算做产能过剩的行业?如果算的话,对今年很多汽车企业的产能扩张是一个什么态度?与今年国家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是什么关系?另外,在产业结构调整的目录的变化当中,是否涉及到汽车行业?
熊必琳: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绕了一个弯儿。一开始我说得很清楚,这次发布会主要是针对钢铁、水泥和玻璃,你现在出现了一个汽车。你的问题是汽车是不是属于产能过剩,其实在座大部分人都很清楚,你们认真阅读一下国务院的38号文件,就知道汽车是不是产能过剩了。谢谢。
消费日报记者:
请问贾司长,抑制产能过剩会不会在通胀预期下未来带动新一轮的原材料价格上扬?价格的上扬对下游的家电、房地产、汽车产业产生哪些影响?
贾银松:
抑制产能过剩,当然市场价格的变化影响因素很多,你要让我说也很难。但是要说抑制产能过剩必然带来了市场价格上涨,这个可能不成立。我们现在的产能主要是加大淘汰落后产能,这一块是关键的。刚才汽车的问题也谈到了,实际上今年汽车对钢铁是很大的一个拉动,与国家扩大内需,增值税减半政策非常直接,所以对钢铁的拉动是很突出的。但是与此同时,钢铁供给汽车的材料价格并没有上升。为什么?我们现在主要还是产能能够满足需求,在供需平衡的情况下,大幅上升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淘汰落后不会直接影响价格的上升。
新京报记者:
想问一个间接的问题,上个月底的时候,国务院公布了2020年单位GDP碳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今天这三个产能过剩的行业也是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两位司长怎么看未来碳强度降低的目标对于这三个行业进一步的影响?谢谢。
熊必琳: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在这次国际会议上,中国政府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这也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表态。当然,完成这个任务很艰巨,实际上我们进行了反复的、上上下下的测算,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们提出的单位GDP能源消耗总量下降20%的目标,应该说现在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对于更高的目标,对钢铁也好、水泥也好、平板玻璃也好,这几个行业的任务非常艰巨,所以我们才提出来加大淘汰落后,所以才提出来加快结构调整。我相信,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贾银松:
作为我们行业的管理部门来讲,我们感觉到压力也很大,特别是我们要在国际上承担一部分责任,行业的发展也要承担很多的社会责任,特别是企业。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来推进这项工作。谢谢。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我有问题提给熊司长,关于钢铁行业的湛江项目,是临海项目,而且是高端产能,社会上一部分声音认为它符合产业政策要求,为什么目前要推迟或者要暂停?
熊必琳:
你这个问题,在上次发布会我已经回答过了,我没有说过推迟,也没有说过暂停。这个项目你刚才说的都对,临港、具备发展优势,也属于结构调整范畴。在2008年年初,这个项目国务院已经同意了启动前期工作,目前也正在做着前期工作。
第二,我们今天开的会,是研究抑制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关于钢铁方面,6.6亿的产能加上5800万吨的在建,一共是7亿多吨甚至还要高,这种情况下,如果启动湛江项目,可能会对发展不利。所以你的问题大家都很清楚了,你不过是想让我再说得更清楚一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