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释放“定心丸”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提至月底
发布时间:2009-11-18 18:41:26
 
文章内容

中国官方媒体的消息称,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前到11月底召开。这一消息引起了昨日(17日)市场的极大关注,会议日期提前被认为是中央欲及早稳定市场情绪的信号。

按照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是在年底召开,一般在12月份。会议将制定下一个年度的宏观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宏观调控的基调。

具体日期还需确认

透露会议日期将提前的《瞭望》新闻周刊并没有公布其消息来源,但它的官方背景增加了该消息的分量。《瞭望》被称为“中国最早详尽报道国家高层决策信息的刊物”,隶属新华社。

该周刊一位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们的信息源多来自于新华社,消息应该属实。但因为在会议召开之前不排除有变化的可能,所以不便多谈。至于具体日期,可能会在会议召开前几日得到确切消息。

记者致电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韩保江时,他表示对会期的变动并不知情。而一位原副部级官员告诉记者,通常,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日期确定后将以文件的形式通知各部委部长。

记者为此查阅了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的出访日程。陈德铭将于11月26日~28日访问法国,11月30日率团参加在日内瓦举行的WTO第七届部长会议。

另外,记者梳理了近10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时间表,发现提前到11月召开的年份有:1999年、2000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其中,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003年是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2005年则是继续搞好宏观调控。

会议重点有哪几方面?

“调结构、扩内需、防通胀”一直被认为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议题。但是,各路经济学家对此的观点并不一致。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分析,扩内需中如何持续刺激消费应该是会议的重点,4万亿的投资如何更倾向民生也是题中之意。基于高层日前对宏观政策将保持稳定的频繁表态,刺激政策的退出此次会议应该不会涉及。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基调也将保持。

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认为,明年中国如果继续实行宽松的经济政策,有可能助长泡沫的形成。但是如果过早地收紧货币政策,又担心经济二次探底,所以需要宏观调控政策的转换。他认为,改善供给和搞活企业应该是政策的重点。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表示,2010年我国还是应该把政府投资的主要精力放在已经开通的项目上,对进一步再铺摊子应该慎重,如果不是国民经济所急需的,可以缓一缓。同时对政府投资的内容在保民生方面要更加突出,比如地方政府投资很多项目中,保障性住房的进展并不理想。

“2010年中国经济应该力争的局面是经济的双稳运行。”范剑平说。

日期提前是为了“定心”?

《瞭望》的报道称,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具争议的话题包括“宏观调控政策运行下暴露出的六大经济矛盾”:4万亿投资是不是“鼓励”了产能过剩?“保八”是不是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相左?经济增长是不是对冲了结构调整?扩大投资是不是加剧了消费不足?信贷增长是不是导致通胀预期的“元凶”?“国进民退”是真命题还是伪命题?

除了上述有争议的话题,是否需要防通胀也是近期市场热议的焦点,不过主流经济学家并不认为目前中国存在通胀压力,包括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因此,“防通胀”是否会成为本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议题还是个未知数。

市场对于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方向仍然存在分歧。分析人士认为,将会议提前可能就是为了给市场的观望情绪送来“定心丸”。

[责任编辑:benlai]


相关文章
  • ·释放“定心丸”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提至月底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