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三日电 题:周小川:调节货币政策 盯紧四大目标
六十年,中国人民银行从“国家出纳”变身现代央行,四次反通胀、数次金融体制改革,新中国金融业一日千里。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此间接受媒体采访,细数新中国金融的六十年帐本。
他说,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是不一样的,中央银行制定的政策要通过商业银行,通过金融机构及企业,反映到整体经济中去,这种传导是否顺畅,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
中国金融业亦以事实令西方瞠目:至二OO九年六月末,中国银行业的资产已达七十三点七万亿元,是一九七八年的三百八十八倍,二OO八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银行业“独树一帜”,实现税后利润五千八百三十四亿元。
全球金融海啸,中国金融成为“定海神针”。周小川说,中国“率先出台了抗击金融危机的措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起了国际上高度的关注。”
“经济大了,中国的金融也受到重视”,周小川这样解释中国金融地位的与日俱增。他说,“话语权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经济成就,经济跟金融是互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