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英国
央行行长拒绝加薪10万英镑”的时候,我立刻想到了马明哲---近日在我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的印象。
tml之gl本来这种印象会让时间的宽容给消化掉,但没办法,对比太鲜明了,就算他在我脑海里藏到了旮旯里,今天,他必须得被拎出来接受一下行长的照耀。
sxfxrb 默文·金必须要受到好评,因为他在一个正确的时候做了一个正确的决策。
*djsqj在这个通货膨胀高居不下,民众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的时刻,默文·金想到了国家,想到了人民,他不是在为自己而奋斗!他的逻辑可以这样描述:国家是由人民组成的,人民现在生活很困难,为什么我要加工资呢?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测。
opgq券x不管怎么说,他的行为令人很钦佩,很仰慕。
ensg 回头看一下马明哲,这个07年拿了税前6600人民币的平安高管。
vqkv^首先分析一下他为什么能拿这么多钱的合理性:平安上市后,凭借马的高水平运作,成为拥有
银行,保险,
信托的国内领先的综合金融机构,业绩毋庸置疑,跟国外的高管比起来,也不算太高。
ebomqf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平安的再
融资计划暴露了这些高管们的逻辑:我融资就是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公司的业绩上去了,我的收入就更高了。
c证fi&因此他才敢在大盘虚弱之时高喊“再融资”计划---一切都是为了业绩嘛!股价?没考虑过,从将近150降到40?关我什么事!
至此,我们已经能够清晰的看到了他们的逻辑:以业绩来衡量高管的水平,业绩是唯一标准,高管工作的唯一目标就是让业绩更上一层楼。
e*uj券那么,这样推下来,就像“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流派他们把股东作为公司的组成部分一样,平安是把高管作为公司的组成部分,一切以高管为中心,绝不能委屈高管。
lcnt&y小散户没有发言权,不管你心里有多委屈。
证ff券j* 这种逻辑,实在不敢恭维。
qrnooo是的,你现在发展的很厉害,然后“究其原因”后,就觉得马明哲必须给予重赏。
zd之aob但是,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千万个小股东,平安怎么可能融到资金去发展?现在你发展了,就不管小股东的死活,这跟过河拆桥有什么区别?“高管吃肉,股东割肉”,这个场景难道你就视而不见?
来看两个案例。
rvgrjv 案例一:思科的钱伯斯 降薪是对投资者负责的表现。
r之ns之s思科系统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钱伯斯为了少裁一些员工,从2002年起到2003年,只领取1美元的工资,没有任何奖金,他甚至拒绝领取另外200万股的
股票期权。
npgwl这种自我降薪之举给员工带来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adtj*v钱伯斯使思科公司的年收入从上任伊始的12亿美元增长到了2004财年的220亿美元。
vfuf钱伯斯以其对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的推行以及热诚待人、坦白直率的品格赢得了尊敬,先后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券ktlcf
案例二:圣人巴菲特 50年前巴菲特收购了一家濒临倒闭的纺织厂,然后通过不断收购打造为规模巨大的保险集团,但这个收购过程从来没有向股东要过一分钱,股价则从每股20美元涨到现在的每股14万美元,所有股东都赚大钱。
sm*onj巴菲特本人拿的工资,却一直是每年10万美元,也没有奖金之说。
p券r^b之 看完后,越来越觉的马明哲的薪水有问题。
jdutal不需要你发扬伟人的高贵精神,发高薪水,没错,为了激励。
niypds但这里面是否含有千万小股东的意思?如果没有,那就是强奸民意。
imlhtu这个激励规则的设计到底是怎么回事?至今是讳莫如深。
之baec就这样,千万大洋就发出去了,而且双手还接的稳稳当当---虽然捐了2000万。
orvlz券 我的脑海中持续的存在两个画面:潇洒的英国绅士拒绝了到手的钱---一介马夫厚颜无耻的笑纳了一堆带血的钱。
dtto&r 中国的马明哲们还有很多,我们期待着激励制度更加完善,不要再如此荒唐,不要再伤害小股民的心。
qlki券z 相关链接: 鄙视马明哲后 英国央行行长拒绝加薪 马明哲收入最高惹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