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国家规划弹奏新乐章 横琴500亿项目融资待发
发布时间:2009-8-23 11:14:13
 
文章内容

横琴岛形如一把古琴,漫过16年累次开发的历史迷雾,在国家级规划下,即将弹奏出新的乐章。

各类项目纷至沓来,各家银行群体抢滩。前者的500亿元融资规模,恰是后者新的市场机遇期。

所有的脚本发生在横琴,却不限于横琴。“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示范区,这一新的规划定位为珠江西岸开启了新的金融市场布局。

因“一国两制”之名

大、小横琴岛中心地带,中心沟。

1970年冬,顺德地区3200人组成围垦团,2年围,5年垦,用7年时间将中心沟围垦出14平方公里土地。及至1987年珠海市成立横琴乡政府,1989年撤乡建镇。由于如何开发未解决,横琴依然在沉睡。

1992年,横琴岛被广东定为扩大对外开放的四个重点开发区之一。同年,横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挂牌。

6年后,该岛被确定为珠海五大经济功能区之一,翌年珠海市提出建议,拟将横琴岛作为旅游开发协作区,同时也加紧了填海造地,将土地面积扩大至80多平方公里。

2004年底,广东省提出将横琴岛建成“泛珠三角横琴合作区”。2005年粤澳合作联席会议确定了开发横琴的方针:“泛珠合作,粤澳为主力”。

温家宝总理2005年视察横琴之后,广东省政府于2006年11月通过了《横琴岛开发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此后,因涉及到“一国两制”课题,横琴岛仍是在如何开发的问题上打转。

2009年1月10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澳门时表示,中央决定开发横琴岛,并由粤澳两地政府共同研究开发。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下称《珠三角纲要》)。澳门特区政府立即表示,将以务实的部署和有效的措施,积极配合落实。

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 《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将横琴岛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对口岸设置和通关制度实行分线管理。是次会议决定将横琴岛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逐步把横琴建设成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深化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促进珠江口西岸地区产业升级的新平台。

横琴开发至此进入新的胎动期。

与此同时,港珠澳跨海大桥也得到国务院批准,总投资727亿元,并由中国银行牵头银团贷款220亿元。这一外势的放飞无疑是横琴开发的最大利好。

500亿融资开场

根据《珠三角纲要》、《横琴发展总体规划》,中央及广东省政府对横琴的发展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其中包括创新的通关制度、支持金融创新、支持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社会管理制度改革以及支持产业开放政策。

具体来说,创新的通关制度,意味着将横琴岛视为特殊口岸区域,现有横琴口岸实施“出境功能和入境功能分开”;横琴岛和澳门之间的口岸确定为“一线管理”,主要承担人员和交通工具的出境功能;横琴岛与内地之间增设特殊口岸区域监管线,确定为“二线管理”,主要承担人员和交通工具的入境以及货物的出入境功能。

鼓励横琴在金融业务、金融机构准入、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拓宽融资渠道;支持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横琴产业投资基金,批准发行50亿元用于横琴开发的地方债券;允许率先开展或参与面向港澳地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试点。

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即可根据横琴岛开发进展的需要,国务院适当增加广东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由广东省直接同额用于横琴岛开发。支持科学填海,合理有序地将围填海造地和滩涂资源用于发展建设。

至于支持横琴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实行更加开放的产业政策。则主要包括支持承接澳门、香港金融、物流等行业的后台服务;允许高新技术企业由珠海市认定,享受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等。

正是在这一系列政策创新之下,横琴岛迎来了其又一次开发密集期。

其中,已经准备进驻的超百亿项目有四个,这包括广州长隆集团投资超100亿元建设的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投资120亿元建设的多联供燃气发电项目,总投资近100亿元的横琴新区填海项目,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09亿元建设的横琴新区道路及海堤BT项目等。再加上其他中小项目融资,横琴引进项目的总融资金额已经近500亿元。

比如长隆集团项目,涉及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多联供燃气发电项目,占地面积0.36平方公里。这就为横琴的土地开发出让带来巨额利润。

某国有行的一份审贷报告显示,横琴未来土地需求必将供不应求,土地升值潜力巨大。保守估计,按照目前横琴新区相应基准地价(2800元/平方米)对土地收入进行测算,预期横琴新区未来10年土地出让收入累计可达717亿元。

不仅是横琴本身,珠海市也开始新的重型化布局。这些大型项目的引进无疑刺激了所有商业银行的神经。

[责任编辑:benlai]


相关文章
  • ·国家规划弹奏新乐章 横琴500亿项目融资待发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