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曾兄弟旅行社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嘉兴再次来到广州。他8月7日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正在洽谈几个项目,有意进军广东文化产业。
外商投资广东的热情再度高涨。广东省外经贸厅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该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7.98亿美元,同比增长0.2%,其中6月份达25.16亿美元。
广东省统计局不久前发布的数据则显示,上半年,广东在第一、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双双下滑时,第三产业却实现了小幅上升,实际利用外资达37.82亿美元,增长3.6%。
“上半年中国经济复苏势头较好,而大项目投资对广东产业升级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深远,加上政府政策的支持,外商投资又开始频频进入珠三角,甚至有些撤走的外资也重新回来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彭澎称。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表示,广东是国际金融危机的重灾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他认为,对于外资,广东接下来要加大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招商力度。
外资偏爱第三产业
7月29日,东风日产宣布将投资50亿元人民币在广州花都扩建东风日产新工厂,生产NISSAN品牌乘用车。新工厂于2012年建成投产后,东风日产在花都的产能将一举增至60万台,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
广州市发改委主任陈浩钿8月4日告诉本报记者,上半年广州市外商投资一直在持续增长;下半年广州工作重点之一就是优化投资结构,开展新一轮招商引资。
正是由于广东省各级政府的重视与努力,粤上半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实现了正增长。且环比速度呈现逐月增长的态势。
但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预计,外商投资增加是基于中国经济好转的预期,这轮投资后,如果中国经济未发生根本好转,投资形成的产能无法消化,外商再投资的积极性就会减弱,投资速度也可能会放慢。
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外商投资更偏向于第三产业。广东省统计局获得的数据表明,上半年广东省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37.82亿美元,增长3.6%;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17.8%、26.9%、27.0%和187.5%。
而第一、第二产业则双双下滑,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0.64亿美元和59.49亿美元,分别下降21.4%和1.6%。
彭澎表示,珠三角第三产业发展一直比较落后,为此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引导外商投资第三产业,现在看来,效果比较明显。
“外商投资向第三产业转移是一种趋势,第二产业要进行产业升级转型有较大困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且形成的新产能可能不能完全消化。而第三产业在国内最具有发展潜力,发展空间很大。”林江说。
“引资更要引智”
“相比长三角,珠三角吸引的外资起点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多,这是珠三角最早开放外商投资的路径选择,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也是珠三角难以避免的。”丁力对珠三角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如是剖析。
未掌握核心技术是珠三角各行业经济发展普遍面临的困境。广东省机械协会会长奚志伟向记者介绍,广东省机械行业超过50%的企业为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占40%左右,国有企业仅占7%-8%。
他认为,现在来看,生产上去了,但很多技术、资金都是国外的,中国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对外资依赖性强,国外资本一旦撤资,后果将很严重。
“我们现在应该转变一个观念,招商引资不能只看金额,而是要正确处理好引资数量与效益的关系,注重招商引资的质量,引进最需要引进的、最需要完善的产业。引资更要引智,通过引进外资来引进先进的人才、管理、技术等,将研发技术、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应用,带动产品研发模式和设计理念的创新、产品制造模式和制造方法的创新。” 林江称。“这需要政府对现行招商引资政策进行全面的思考,并予以适当调整。”
陈浩钿透露,广州市政府下一阶段将组团到香港、澳门洽谈投资,引进高端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是香港的优势所在,”林江的建议也基于此,“着重引进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如节能环保产业、城市管理和运营产业等。”
港澳地区,尤其是香港,是上半年广东省实际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实际利用港澳资本,占全省外资的60.8%,为59.64亿美元,同比增长13.2%。
[责任编辑:benl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