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自来水公司亏本就涨价 水价陷入循环上涨怪圈
发布时间:2009-8-10 19:11:12
 
文章内容

  在物业管理不好的小区,有个物业费怪圈:业主因为物业服务很差,就拖欠或少缴物业费——物业公司因为少收了物业费,服务就越来越差——服务越差,业主越是要拖欠物业费……

  城市供水行业也有个类似的“怪圈”。

  自来水公司总是在亏本经营,于是想涨涨水价——但老百姓反对涨价,水价只能涨一点、保本就行——随着成本上升和通货膨胀,自来水公司又开始亏损——又要涨价啦!

  于是,中国老百姓感觉水价总是在涨,中国的自来水公司感觉自己总是在亏。供水行业在干着吃力不讨好的活。

  那好吧,看看国外的供水行业是怎样的。欧洲国家,如英国和法国的水价,必须保证成本回收,一般都有盈余。英国政府只对水价设定一个价格上限,进行宏观调控。

  就绝对价格而言,欧洲的平均水价比中国高出了4至10倍。而且,中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一个支持“水价上调”的逻辑因此浮现:中国的水价由政府制定,为了保证低收入人群的用水安全,政府制定了一个比较低的、导致企业亏本的水价。因此,企业亏损的窟窿,当然应该由财政去填,否则,只能上调水价。

  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的是,部分供水企业的“不作为”。

  由政府“托底”的供水企业,失去了改善管理、降低成本的动力。倘若供水企业将管理不善造成的不合理成本(如管网漏失、单位人员超编、盲目建设)降下来,水价是不是也能因此下降一些呢?提价之后,部分供水企业改善管理的愿望,是否会进一步降低?

  我们相信,有了市场化的企业,才能有反映出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对现在的国有供水企业进行市场化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务之急。

  在过去的10年间,已有上海、深圳、兰州等城市在吸引外资,对供水企业进行市场化改造方面进行了尝试。国外的水务企业同时带来了资金、技术和供排水领域的管理经验。

  不过,从威立雅在兰州的经历看,在中国实现盈利,对外资水务巨头来说同样是一个难题。事实上,我们至今仍无法了解,当年这些外资水务公司不惜成本进入中国市场时,把盈利的希望寄托于何处,是降低畸高的成本?还是巨大的水价上调空间?

  在7月30日举行的中国价格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指出,当前电力、天然气、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要继续按照市场导向、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但他同时也强调了“统筹兼顾”和“积极稳妥”。

[责任编辑:benlai]


相关文章
  • ·自来水公司亏本就涨价 水价陷入循环上涨怪圈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