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发改委:目前国内油价还不具备下调的条件
发布时间:2009-7-13 16:12:14
 
文章内容

腾讯财经讯 7月10日上午,国家发改委新闻办在京举行油气价格调整记者通气会,中央各主要媒体及腾讯网等主流网络媒体应邀出席会议。会上,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在上次油价上调时进行了适当调控,价格未调整到位,因此,目前国内成品油还不具备价格下调的条件。

以下为国家发改委就相关问题的答问:

问:国际油价连续下跌数日,国内油价是否会作出相应的下调举措?

答:我国成品油价格改革是朝着市场化目标逐步推进的。长远看,成品油价格将由市场竞争形成。现阶段,由于市场竞争尚不充分,市场体系不完善,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成品油价格仍由政府进行必要的管理。

2008年12月19日,国家出台并正式实施了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新机制坚持市场化的取向,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和企业生产成本,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关系;既反映石油资源稀缺程度,又兼顾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根据新的价格机制规定,我国成品油价格实行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以一定时期内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平均水平为基础,加上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和适当利润确定。在加工成本和税金保持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市场际原油价格变化。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超过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应提高;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下降超过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应降低。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过高、过低或剧烈波动时,国家将采取相关措施对汽、柴油价格进行适当调控。这符合当前我国国情和石化产业发展实际。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为了避免国际市场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国内油价频繁调整,机制参考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是连续22个工作日相关油种移动平均价格。也就是说,国际市场某种原油某一天或某几天价格变化较大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会调整,只有当国际市场相关油种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国家才可能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因此,国际市场一地原油期货价格的变化不会同时、同幅直接地反映到国内,引起我国成品油价格每天变化。

以6月30日调价为例,当时,参考的基准原油时点价格为每桶68美元左右,比6月1日时点价格上涨了3.7%;但参考的基准原油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在每桶67美元左右,较6月1日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上涨了17.2%。因此,国家有控制的上调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幅度不到10%。截至7月7日,参考的基准原油时点价格为每桶62美元左右,比6月30日时点价格下降了10.6%,但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仍在每桶67美元以上,加之考虑到国家在上次价格上调时进行了适当调控,价格未调整到位,因此,目前国内成品油还不具备价格下调的条件。

相关新闻:

发改委召开新闻通气会 集中回答油价调整疑问

发改委: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存在“涨快跌慢”

发改委:两大油企盈利相比国外公司并不高

发改委:我国原油进口成本远高于欧美国家

[责任编辑:violazhang]


相关文章
  • ·发改委:目前国内油价还不具备下调的条件
  • ·发改委: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存在“涨快跌慢”
  • ·发改委:油企降价促销是油价市场化的反映
  • ·[图文]发改委:我国汽油不含税价格与美相当
  • ·发改委:第四批中央投资最快7月份下达
  • ·发改委:国家不再收储有色金属
  • ·[图文]发改委:预计6月发电量增幅转正
  • ·发改委:制止招标采购中限制国产设备使用
  • ·发改委:中国有信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发改委:政府下月可能启动猪肉收购计划
  • ·发改委:物流业振兴实施议案将尽快出台
  • ·发改委:食品类价格有涨有跌 生资总体稳定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